太阳黑子是在太阳光球层上发生的太阳活动,为太阳活动中最明显、最显见的活动现象。不过,美国国家航空暨太空总署(NASA)于 10 月 2 日公布“太阳动态观测卫星(SDO)”所拍摄到的太阳影像,指出太阳表面再度出现“无黑子”(Blank Sun)现象,这已是今年第 4 度观测到太阳出现无黑子情况。科学家警告,目前为近一万年以来,太阳活动最急速下降的时期,而太阳活动的极小期可能导致地球“小冰河期”来临,且最快可能就在 2019 年底前发生。
据地层学的研究资料显示,太阳黑子的活动至少已经持续了数亿年,且太阳黑子活动具有周期性,在周期期间内,太阳黑子数量会由多变少、再由少变多,如此不断循环向下一个周期,约每 11 年唯一周期,而目前正处于第 24 活动周期,这个周期的太阳活动极大期落在 2014 年至 2015 年间,因此目前处于太阳黑子数量的下降时期。
据国外专业天文网站 SpaceWeather 指出,这次太阳的无黑子状态,是继今年 2 月与 6 月后的第 4 度。著名太阳观测专家、同时也是气象学家的 Paul Dorian 警告,太阳无黑子状态出现的次数可能会越来越频繁,从一开始只持续几天,之后可能变成持续几周,接着,可能好几个月的时间内,都不会出现太阳黑子,而黑子数到达极小期谷底的时间,可能落在 2019 年至 2020 年间,也就是说,距离到达极小期的这段期间,太阳将会不断出现无黑子状态。
Dorian 认为,以历史观测记录来看,太阳活动极小期的持续时间若过长,可能导致地球大气层最下层、也就是对流层的气温下降,直接影响到身处对流层的我们,导致全球进入“小冰河期”。而若与太阳黑子数到达极小期谷底的时间吻合,那么“小冰河期”发生的时间最快可能就在 2019 年。
上一次太阳活动最急速下降的时期,是在 1645 年至 1715 年间,该时期被称为“蒙德极小期(Maunder Minimum)”,太阳活动极小期的时间维持了 70 年之久,在这段期间内,太阳黑子的数量非常稀少,相较于正常可观测到 40,000 至 50,000 颗太阳黑子,只观察到 50 颗左右的太阳黑子,且“蒙德极小期”刚好处于“小冰河期(1550 年至 1770 年间)”中最冷的一段时间,当时地球气温大幅下降,造成全球性的粮食减产、导致饥荒,且英国伦敦泰晤士河甚至因此而结冰。
除了 Dorian 外,英国诺桑比亚大学(Northumbria University)教授 Valentina Zharkov 也在 2015 年发布的研究中警告,太阳活动从 2020 年至 2050 年间,就可能进入类似“蒙德极小期”的时期,造成全球性的低温与粮食减产,再次进入“小冰河期”,且太阳表面活动可能在 2030 年代减少 60%,到达急速下降的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