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北纬30°以北的河流,在寒冷季节里都有不同程度的冰情现象,对于水利(含防洪工程)、航运、交通、水力发电、供水、排水等影响很大,某些河流常因冰塞、冰坝壅高水位造成凌洪,甚至导致决口,使广大人民的生命财产、工农业生产遭受严重损失。
黄河冰凌灾害最严重的地区主要在黄河上游的内蒙古河段和黄河中下游河段。每年12月至次年2月为黄河中下游的凌汛期,由于黄河下游是地上悬河,河道上宽下窄,流向由低纬度向高纬度,故凌汛期经常发生决口,酿成重大灾害。黄河内蒙古河段凌汛期,年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凌灾发生,较大范围的淹没损失平均2年1次。历史上曾认为凌汛是人力不可抗拒的,故有“凌汛决口、河官无罪”,“伏汛好抢、凌汛难防”之说。
黄河凌汛是由于河道中产生冰凌阻水而引起的一种涨水现象,因受气候、冰凌、水量和河道形态等因素影响,凌情变化复杂。主要成因有以下几点:
1. 地理、气象条件
黄河河段所处的地理位置是发生凌汛的主要条件。黄河中下游河段自低纬度向高纬度流动,气温变化规律是:上段河道冷得晚、回暖早;下段河道冷得早、回暖晚,负气温持续时间长。相应的冰情变化是上段河道流冰、封河晚,冰层薄,解冻开河早,封冻历时短;相反,中下段河道流冰、封河早,冰层厚,解冻开河晚,封冻历时长。河口地区位于北纬37°50′,比上游纬度高,极易淌凌封河。
寒流的降温强度、持续时间以及次数多少,对封河早晚、封河速度以及凌灾产生有较大影响。由于强寒流的侵袭和寒流过后气温的大幅上升,使气温过程呈大幅度升降,直接影响河段封、开河日期。由于寒流的原因,黄河中下游河段封河日期可以相差两个多月。
2. 水力因素
主要包括流量、流速和水位等。在河面出现浮冰以后,如果流量大,流速快,则水流的输冰能力强,冰块就较难停止下来;反之,则水流的输冰能力弱,冰块流动慢,易卡冰封河。在河床断面形状、糙率特征和纵比降相对稳定的情况下,水位和流速的变化将主要受流量大小的支配。所以,对于影响凌汛的水力因素来说,流量的变化则具有重要的作用。如凌汛时,河面形成水鼓冰开的武开河,就是水力因素作用的结果。
3. 河道形态
黄河中下游河道上宽下窄,上段宽浅,河势散乱,下段弯曲。通常所说的河势与凌汛的关系,多着重于它的几何条件对冰情形态变化的影响。它主要表现在河势不顺的河段,容易造成冰凌卡塞。东营河段具有弯、窄、宽、浅、乱的河道边界条件,对凌汛有直接影响。一是弯、窄河段冰凌卡塞机遇多。利津最窄河段河道宽仅有460m,麻湾、王庄、西河口等河段弯窄,是构成卡冰、塞水的条件。二是宽、浅、乱河段,流冰易受阻,滞留壅塞。河口段尾间摆动,河道宽、浅散乱,流速小,明暗沙洲较多,极易插封,常在降温不甚严重的情况下,在河口段早封且自下而上插封。三是主槽淤积抬高,滩槽高差减小,河势溜向变化,增加凌汛漫滩偎堤的机遇,加剧了凌汛的严重情况。
4. 热力因素
作用于水流的热力因素,主要有太阳辐射、大气与水的热交换、有效辐射及蒸发等。此外,地下水的加入、降水、河床与水体间的热传导以及水流的动力加热等,也或多或少影响着水流的增热或冷却的过程。冬季,由于太阳辐射的减弱,强冷空气的侵入,往往使气温迅速地、大幅度地下降,这时气温与水温的差值较大,它们之间热交换的结果,往往使水流急剧转化为冰。因此,对于影响凌汛的热力因素来说,气温的变化则具有决定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