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气候学者点评:贝尔格气候分类的优点是方法简明,只需气温和降水量资料就可应用,而且还把各气候带的气候因素与自然地理因素,尤其是与土壤和植被结合在一起,着重地强调了气候、地貌、土壤和植被等彼此之间的紧密联系和相互影响,气候类型的界线与自然景观的界线吻合一致;考虑到了气候的纬度地带性、经度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分布规律。缺点是季风气候的概念、温度带的指标均不够明确,有的类型冠温度带名称,多数未冠温度带名称,图中的分布界线随意性较大;气候类型命名缺乏一致性原则,多数采用自然景观命名,但也有采用天气现象命名(例如“季风”)、地名命名(例如“地中海”)、音译名(例如“萨瓦纳”);高地气候虽然规定了海拔高程指标,但图中并未按此指标数画出高地(山地和高原)气候的分布范围,也未说明海拔
1000米高程在气候、自然景观变化上的实际意义。这些缺点都增加了读者对各种气候类型的认识和理解的难度。
3.成因和经验相结合的分类:
斯特拉勒一周淑贞气候分类:
1984年,中国周淑贞在美国
A·
N·斯特拉勒气候分类的基础上,加以适当的修改,将世界气候划分为低纬度气候、中纬度气候、高纬度气候和高地气候
4大区、
16种气候类型(参见图
5)
地理、气候学者点评:该气候分类的优点是综合考虑气候形成因素,同时也根据各地气候的典型特征,舍小异,取大同来进行分类,因而气候的纬度地带性、经度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分布规律比较明显。缺点是高地气候没有明确的海拔高程指标,地图上的高地气候的界线画法有其随意性;气候类型名称缺乏一致性原则,虽然多数采用气候条件的名称命名,但是极地苔原、极地冰原气候仍是自然景观命名。
加载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