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族的民间舞蹈艺术有铜鼓舞、角鼓舞、芦笙舞、斗角舞等,每逢节庆即舞蹈助兴。水族斗角舞由两个演员头戴牛头道具,在众人吹芦笙舞曲与女伴舞者围成圆形舞场,斗角表演者做各种斗角姿态,将生活中的斗牛表演的惟妙惟肖。水族芦笙舞由男人吹奏芦笙领舞,女人跟在后面随着芦笙曲调的变化,踏着节拍跟随着领舞者的舞姿去变化着同一的动作。时而踏步,时而甩手,别具特色,深受水族人民的喜爱。水族角鼓舞是用两端植入一对水牛角大革鼓为主要道具而得名。舞蹈时,在角鼓、铜鼓鼓点的导引下、男生吹芦笙出场,女生尾随其后翩翩起舞。其间,还插入斗牛、收割、男女情爱的舞蹈内容,颇具民族特色。
手工艺品如剪纸、刺绣、印染、雕刻等,都精巧别致。水族的石雕也颇具盛名。阳安地区的石雕栩栩如生,名闻遐迩。
水族马尾绣最具特色的刺绣工艺,2006年,被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马尾绣用马尾作原材料,用手工将白色丝线紧密缠绕在马尾丝上,成为类似低音琴弦那样的白色预制绣花线,然后按照传统纹样,将这种白色绣线盘绣于花纹的轮廓上,中间部位再用7~9根彩色丝线编制的彩色扁线填绣,马尾绣背带是以马尾绣为主要绣法,综合了一些其他绣法的刺绣杰作,集中体现了水族刺绣的精湛技艺。此外,水族的刺绣还有平绣、空心绣、结线绣、螺线绣、绞绣、皱绣等。
水族的信仰文化属于原始宗教信仰范畴。水族认为万物有灵而崇奉多神。自然崇拜,祖灵崇拜,神灵崇拜构成了水族信仰的核心。在水族社会中,不论是原始宗教信仰的崇拜对象,或是崇拜形式、信仰仪式,还是原始道德的内容及其形式与传承方式,都比较清晰地反映出信仰文化与民间知识二者相互杂糅、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特点。
水书是水族先民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追求文明进步的重大成果,是当时历史条件下先进文化的代表,是水族社会文明史的象征。因此,关于水书来历的传说,在水族民间文学中占有重要的一页,如《陆铎求学》、《泐虽被焚》、《借书奔月》等,反映了水族人民用自己的文化学解释自己民族文字的起源史与发展史。
水书是水族古文字及其著编典籍的汉译通称。水书典籍是水族民间知识、信仰文化杂糅的巨著,被誉为水族的“易经”、“百科全书”。水书内容博大精深,除了直接反映水族天文历法、原始信仰之外,还兼容了水族哲学思想、文学艺术、语言文字、布阵攻守、伦理道德、生产生活等诸多方面的内容,成为研究水族历史文化的珍贵典籍,也是宗教学、历史学、民族学、民俗学、语言文字学等学科研究的珍贵资料。其中,信仰文化所记载的水族众多的鬼神,既反映了水族万物有灵的泛神观念,又反映了水族先民认识自然、改造自然,认识社会、改造社会的经验积累,是失败多于成功的痛苦记忆。由于水书是水族民间传统文化的精华,是民族精神、民族凝聚力、民族亲和力和民族情感的重要载体,成为全民族信仰的精神支柱,成为维系水族各支系的重要精神纽带。
水族周边的苗族、布依族、瑶族、汉族等兄弟民族都认为“水家的鬼多。”岑家梧、张为纲等不少学者认为水书与“殷人尚鬼”之风有关,与殷人甲骨文有若干姻缘关系;晚清西南大儒莫友芝认为水书是先秦时代的古文字,认为要研究商周文化“水书竹历参研摩”。 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过程中,水族地区在积极抢救保护水书的同时,也正研究利用水书为现实旅游经济服务的路径。
发展现状
新中国成立之后,国家的民族政策得以落实,水族地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957年1月2日,成立了三都水族自治县。自治县以原三都县为基础,再从邻近的荔波、都匀、独山、榕江等县划拨37个水族聚居乡并入而建成的。由于管理不便,从1961年至1963期间,分别将从都匀、独山、榕江等县划入的行政管理单位,以及从荔波划入的四个行政管理单位划归原籍。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民族自治政策进一步得到落实。在三都水族自治县之外的水族集中地区,成立了17个水族乡(含联合乡),其中,贵州16个,云南1个。贵州的水族乡,分布在黔南自治州的有9个:基场、阳和、奉合、本寨、甲定、翁台、永康、水尧、水利;分布在黔东南自治州的有7个:达地、水尾、定威、仁里、三江、兴华、塔石(与瑶族联合)。云南省富源县有古敢水族乡。建立民族自治政策的落实,大大地激发水族人民建设自己家乡的信心和自豪感。水族人民与周边兄弟民族共同努力,使水族地区的建设发展与时俱进,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三都水族自治县建立之后,培养和任用水族的县级以上干部百余人,科局级干部千余名。现在,自治县各级部门的水族干部比例逐步接近于县内的水族人口比例。同时,在黔南州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等机构,也配置相应的水族干部。这样,大大地提高了水族当家作主的自信心和管理水平的能力。
过去,水族地区交通闭塞,行路艰难。1949年,三都水族自治县境内仅有一条17公里的公路。新中国建立之后,公路交通状况逐步得到改善,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突飞猛进变化。2006年,三都水族自治县公路通车总里程达1098公里,其中国道66.3公里,县乡公路有1000余公里,比2002年增加503公里。水族于1957年之前聚居的荔波县,现在通车里程为835.4公里,其中省道441公里,县乡道390多公里。例如,三都县城原来被都柳江分割,成为难以逾越的天堑,1972年修建第一座大桥,改革开放之后又建起3座大桥,不仅交通极大便利,而且使江两岸的城区连成一体。目前,由三都县通往比邻的荔波、都匀、丹寨、独山、榕江、雷山等县市的公路,以及荔波通往广西的公路全部贯通,并且路面实现柏油化。现在,水族地区村村通公路;所有的水族乡全都通公路,基本实现路面柏油化;衔接省城的部分路段建成高速公路,形成了比较便利的交通网。原来从三都县城、荔波县城到省城贵阳约需15个小时,现在只需三四个小时。交通的明显改善,不仅拉动了经济的发展,而且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友好往来。
1949年以前,水族地区仅有20余所学校。现在,水族地区几乎村村有完小,重点乡镇都有初级中学,“两基”教育攻坚项目通过省人民政府验收。义务教育工程、危险校舍改造工程、寄宿制学校项目、国债项目、外援教育项目的建设累计达160余项,不仅教师的素质有较大的提高,而且使水族地区学校教育的硬件设施有了较为明显的改善。农村学校的校舍,往往成为当地最好的建筑。硬件设施上去之后,软件设施也与时俱进,例如水族聚居的三都水族自治县的教师有3000多人,本科及大专学历教师比例逐年递增,少数民族教师比例逐年上升,几乎接近与当地民族结构的比例。水族地区创办了民族中学、民族师范、民族职业中专等。离县城80余公里的黔南州首府创建了黔南民族师范学院、黔南医专。这些措施,大大地推动了当地教育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