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司为了巩固其统治地位,在其辖区建立了一套统治机构。数十个村寨合为“里”,设“里长”,几乎所有的“里长”都是当地的地主。“里”下设“招坝”,管一坝或数村。土司署(衙门)内,设“司爷”、“管家”、“侍候”、“值班里长”。土司拥有武装,设“团长”(大队长)、“兵头”带领。还有法庭、监狱,设“班房老总”管监狱水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红河地区的土司就有机枪100余挺,长短枪4000多枝。土司对人民群众施行经济上的剥削和政治上的压迫,用吊打、杠木枷、坐软板凳、丢阴洞等酷刑,镇压人民群众的反抗。
分布在墨江、新平、镇沅等靠近内地的哈尼族,由于受汉族经济文化的影响比较大,自明清以来就已陆续进入了封建地主经济的范畴。生产力发展水平大致与当地汉族相当,土地的买卖、租佃关系已很普遍。地主阶级占有大量的土地,贫苦农民则受地租、债利、雇工等形式的残酷剥削。以墨江水癸寨为例,地主、富农集中了70%以上的土地,其中占全寨1/3以上的水田,已经流入其他民族的地主(主要是汉族)之手,贫雇农严重缺地或没有土地,雇工剥削率达百分之五十至七十,高利贷剥削率一般为100%。
分布在西双版纳和澜沧一带的哈尼族,受傣族封建领主的统治。傣族最高领主“召片领”把山区的哈尼、布朗等族划分为“卡西双火圈”(即“12个奴隶区域”),作为对山区少数民族进行政治统治和经济剥削的行政区划。一个“火圈”包括几个到十几个自然村,由“召片领”加封哈尼等族头人为“大叭”管辖。各村又设“叭”、“鲊”、“先”等大小头人,除了征收棉花、花生、大豆等物品外,还征收各种杂派,如“招待费”、“门户钱”等。哈尼族猎得野兽,也得把倒卧地面的一半兽身献给领主。哈尼族头人凭借傣族领主给予的政治特权,通过派无偿劳动和强迫送礼等形式,对群众进行剥削,但剥削量一般不大。
在傣族领主统治下,西双版纳不同地区的哈尼族,社会经济的发展也不平衡。居住在景洪县的景洪、勐龙和勐海县的西定等地哈尼族,还残存一定的原始农村公社土地所有制特点。每个村寨都有一定的土地范围,占耕地面积绝大多数的旱地属村寨公有,村寨成员均可自由开种,为数不多的水田、茶园属个体所有。居住在勐海县的格朗和、勐宋和勐腊县的易武、尚勇等地的哈尼族,土地私有制已有较大的发展,地主、富农不仅占有相当数量的水田、茶园,而且还有村寨附近的山林、荒地。地主、富农凭借较充裕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对贫苦农民进行雇佣,租佃和高利贷等多种形式的剥削。
哈尼族人民长期遭受剥削制度的压迫,过着十分贫困的生活,由于帝国主义的入侵和国民党的统治,贫苦农民长期过着“野果充饥肠,树皮当衣裳”,“头冷蓑衣盖,脚冷灶灰埋”的苦难生活,不少人被迫卖儿卖女,逃荒要饭。哀牢山坝溜地区马良寨原有150多户人家,由于迁徙和死亡,到新中国成立时只剩下17户。
风俗习惯
利用山区自然条件开垦梯田,是哈尼族的特长和千年的传统。在西南高原之上,凡有哈尼族居住的地方,都有哈尼族开垦的梯田。梯田几乎成了这个民族的标志。作为人类劳动和创造的物质文化实体,梯田凝结着哈尼族悠久漫长的历史,沉淀着丰厚广博的文化和维系着复杂多样的生活。
在滇南红河南岸的哀牢山中,梯田蔚为壮观,呈长条环状的水田绕山而行,从山脚到山顶,埂回堤转,重重叠叠。站在山脚,水帘飞瀑,云雾升腾,道道田埂犹如天梯直抵云端;站在山顶,林涛阵阵,细雨蒙蒙,那大者数亩之广,小者形如澡盆的梯田随山起伏铺天盖地;而游动交错的沟渠、埂堤衬着天光,更如万练银蛇飞舞大地,缠绕着重重大山。这种亚热带崇山峻岭中的梯田壮景,是哈尼族农业世代创造性的表现。哈尼族有着种植梯田的丰富经验,能根据不同的地形、土质去修筑,还善于利用“山有多高,水有多高”的自然条件,把终年不断的溪流涧水,通过傍山水沟引进梯田。梯田是建立在哀牢山自然生态系统之上的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为哈尼族社会文化生态系统提供了基础。目前,我国正准备将红河哈尼族的梯田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实际上,哈尼族营造梯田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三世纪,哈尼族最早的农耕定居地大渡河畔,那时的“厥土青黎,厥田下上”就是梯田台地的形象写真。遥远而古老的梯田农耕经验和技巧,以及在漫长迁徙过程中吸收各民族农耕经验和技艺,使哈尼族的农耕适应性举世无双。哈尼族在哀牢山的梯田创造过程,实际上就是古老农耕和平坝农耕文化的移置过程,它以浓缩的形式几乎经历了人类农耕发展史的全过程,使用了原始农业到传统农业的全部手段。终于,经过了隋、唐、宋、元、明、清,上千年的哀牢山区农业实践和世世代代的努力,哈尼族的梯田以一种奇迹般的、完全吻合于哀牢山区自然生态系统的姿态呈现于天地之间。
哈尼族在对哀牢山区整体自然生态环境的把握和长期农业实践的基础上,创造了一系列独特的农业生态文化。哀牢山区整体自然生态环境以“立体”为其显著特征,即立体地貌、立体气候、立体植被群落及其相互关系。
居住文化是农业生态文化中重要组成部分。有一句谚语:“要吃肉上高山,要种田在山下,要生娃娃在山腰”。可以说,哈尼族的农业生态系统,就隐含在这一谚语中,并得到了朴素而又形象的表达和反映。“要生娃娃在山腰”是对居住地的选择,基于对哀牢山整体自然生态环境的充分认识和把握,哈尼族选择半山居。在哀牢山区,其低海拔河谷地带,炎热潮湿,瘴疠流行,毒蛇、蚂蟥、蚊虫、小黑虫(一种有毒的小虫,形小难见,来时形成雾状,人被叮咬,成片红肿,奇痒难忍,抓破溃烂,疼痛异常)猖狂横行。在旧时医疗卫生条件十分低下的情况下,人的生存和发展受到极大的威胁;而高山区,云雾蒸腾,阴雨连绵,冷而潮湿,又是猛兽出没之区,人畜存活难有保障;中半山,冬暖夏凉,气候适中,有利于人们的生活,且在哀牢山区优良的生态环境中,既可上山狩猎采集以获副食,又易下山种田收获粮食。因此,半山居住地的选择是哈尼族对哀牢山整体自然生态环境的认识和把握的结果,反映出哈尼族的自然生态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