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首页
地理教学
地理科普
地理试题
地理课件
地理教案
地理学案
地理复习
地理图片
地理课本
地理书库
中国地图
世界地图
地理新闻
行政区划
小故事
作文素材
作文大全
范文大全
黑板报
手抄报
地理资料
中国旅游
世界各地

中学地理教学实用手册--大气(4)

时间:2012-10-26  归属:地理备课资料

325年较差 亦称年振幅。指各种气象要素在一年内最高值与最低值之间的差值。如气温年较差、地温年较差、气压年较差、湿度年较差等。各种要素的年较差是描述和反映一个地区气候类型的重要依据之一,根据年较差的变化常常可以做为预测气候异常情况出现的先兆。
326日较差 亦称日振幅。指各种气象要素在一日内最高值与最低值之间的差值。如气温日较差、地温日较差、气压日较差、湿度日较差等。各种日较差是反映和描述一个地区气候情况的重要特征之一,根据日较差的变化情况可以预测一个地区天气的变化趋势。
327平均温度 泛指空气温度在某一时段内,多次观测记录所求取的算数平均值。其统计指标可分为:日平均温度、候平均温度、旬平均温度、月平均温度、年平均温度等多种。
平均温度是描述一个地区气候概况的重要指标之一,不仅计算简单,而且意义明确,它常被广泛采用。例如:某个地区夏季是炎热还是凉爽?冬季是温和还是严寒?都必须用平均温度作为重要依据。
328日平均温 即日平均温度。它是候、旬、月、年平均气温统计的基础,是确定其他温度指标的基本资料。从理论上讲,日平均温度是全日各瞬间温度的平均值。实际上,真正要得到这样的平均值是非常困难的。因此,在日常应用中常采取自记仪器每小时测定一次空气温度,然后利用每日24次观测的数据计算出平均值作为日平均温度。
有时由于条件所限,也可采用2时、8时、14时、20时四次定时观测的温度数据,求取其平均值来代替日平均温度。实践证明,这样算出的日平均温度值误差也很小。
329候平均温 以五天为一个统计时段所计算出的平均温度称为候平均温度。每月分为6候,由于有些月份的天数不是5的倍数,因此有些候是跨月的。全年365天共分73候,从1月1日到1月5日称第一候,其余类推。
候平均温度在农业上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它是用于研究农作物热状况的重要指标,为了能很好的掌握和估计作物生长过程与热状况的关系,必须要了解各地的候平均温度。另外,用候平均温度作标准,可以划分四季的起止。
附:在候的划分方法上,有时也可把一年分成72候,每月固定分成6候。其中每月26日到月底,无论是几天,均作一个候计。
330月平均温 全月各日的日平均温度的算术平均值称为月平均温度。月平均温度是气候学上的重要温度指标,它可以描绘出某一地区热状况的一般特征,常被广泛采用。
331年平均温 全年各日的日平均温度的算术平均值称为年平均温度。实际上,年平均温度常用月平均温度来计算,方法是:把一年中各月的平均温度累加在一起再除以12。这样计算非常简便,而且计算结果误差不大。
年平均温度的实际价值同月平均温度
332热赤道 在地球各经线上平均最高气温的各点连线称为热赤道。热赤道不在赤道上,而在赤道之北。这是因为北半球的陆地面积较海洋面积大得多、吸收太阳辐射亦多,增温强烈的缘故。热赤道的位置冬季在北纬4—10°左右;夏季在北纬20°左右。
333水平气温梯度 亦称“水平温度梯度”,简称“温度梯度”。是指在水平方向上,单位距离内温度的变化值。它表示了温度在水平方向上变化快慢的程度。
334气温直减率 表示空气温度在铅直方向上随高度升高而降低的数值。常用每升高100米,空气温度降低的数值来表示。在大气对流层中,温度随高度升高而降低,一般情况下气温直减率平均值取0.65℃/100米。实际上,对流层内各个高度上的气温直减率变化是很大的,而且愈接近地面数值愈大,实际探测表明在离地面1.5—2米以下的空气层,数值竟可达每百米变化百度以上;从地面到2公里高处气温直减率平均约为0.3—0.4℃/100米;对流层中层(2—6公里)气温直减率平均为0.5—0.6℃/100米;在对流层上层平均为0.65—0.75℃/100米。
气温直减率在不同纬度地区、不同季节、不同天气条件下也有所变化。
335垂直温度梯度 即“气温直减率”。
336逆温 大气中,在某一高度范围内会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形成下冷上暖的现象,这种现象称为逆温。气温随高度而逆增的空气层,叫作逆温层。逆温层能阻止空气的垂直上升运动,使低层的灰尘杂质微粒不容易扩散到较高空间去,以至大气透明度很差。
337等温线 把各个地区在同一时间内测到的温度资料,按照统一的格式填写在特制的地图上,这种图叫温度分布图。在温度分布图上,把温度相同的点连成平滑曲线称作等温线。绘有等温线的地图叫等温线图。
等温线图能够清楚地表示出某一地理区域内温度的分布状况,为研究地球表面的热状况提供可靠的资料。
338气温变化曲线 用坐标方法把某一时段内连续测到的温度,点绘在图纸上用平滑曲线连结起来,称为气温变化曲线。气温变化曲线可以直观地表示出一个地区在一年、一月或一天内气温的变化情况,还可以迅速判断最高气温(曲线上凸的顶点)、最低气温(曲线下凹的最低点)的出现时间和温度值,计算温度较差,为分析某个地区的气候状况提供依据。
339霜期 入秋后第一次出现早霜至第二年春天最后一次出现晚霜之间的整个时段称为霜期。通常用“初终间日数”来表示霜期的长短。在霜期内,每天都有出现霜的可能。由于我国各地霜期长短差别很大,通常,纬度愈高的地区、海拔愈高的地区霜期愈长。
340无霜期 一年中终霜之后至初霜之前的一整段时期。我国各地无霜期长短不同:南岭以南、台湾、云南南部、四川盆地无霜期均在300天以上,长江中下游地区为250—275天,华北地区为175—225天,东北北部、内蒙、新疆北部为100—150天左右。总的分布特点是南部无霜期长,北部无霜期短(青藏高原除外)。无霜期与农作物生长期有密切关系,无霜期长,生长期也长。无霜期长短在农业上是个很重要的热量指标。
341生长期 作物生长的时期。生长期一般比无霜期长十至二十天左右。通常以日平均温高于5℃的持续期作为作物开始生长的时期。因日平均温为5℃时,早上的最低气温仍可降至0℃以下,会出现霜冻现象,因此生长期比无霜期长。
342积温 植物在某一发育时期或整个生长期内持续高于某种界限温度期间的日平均温度的总和称为积温。积温表示了某段时期里热量累积状况。通过积温的统计,能够合理的安排每个地区的各种农事活动,从而在温度条件上保证作物的稳定成熟。另外,通过积温资料可以了解当地气候情况,并可作为划分各种温度带的重要依据。
加载更多内容...
  • 关键词:大气中学地理教学实用手册
  • 上一篇:中学地理教学实用手册--水文
  • 下一篇:中学地理教学实用手册--天文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