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8气候分类法 根据各地气候特征,按其相似和差异情况,划分成各种气候类型。分类的主要依据是热量、水分、风力、风向,也有根据天气型进行划分的。气候分类法很多。从最早的古希腊学者亚里斯多德,一直到十九世纪以后的苏潘、柯本、阿里索夫、斯查勒等都提出过气候的分类法。我国气候学专家竺可桢、涂长望、卢鋈等对我国气候提出过分类法。气候分类可供进行经济规划、特别是农业生产规划时作参考。
509柯本气候分类法 德国气候学家柯本以气温和降水两个气候要素为基础,参照自然植被的分布,在1918年提出了把全球气候分成:A.热带多雨带,B.干燥带,C.暖温带,D.冷温带,E极地带五个气候型和若干个气候副型,这种分类法称为柯本分类法。在柯本分类中 A、 C、 D、 E带为湿润气候,B为干旱带。柯本分类法的优点是系统分明,各气候类型有明确的温度或雨量的界限,便于应用。其缺点是只用年平均降水量与年平均温度的经验公式来计算干燥指标,并以此来划分干燥带的方法是不完善的。另外,柯本分类忽视了高地气温、降水的垂直变化与水平纬度地带性的差异。也就是忽视了气候发生、发展和形成过程问题。
斯查勒气候分类法 斯查勒认为天气是气候的基础,而天气的特征、变化又受气团锋面、气旋与反气旋活动的影响,因此,他根据不同性质气团的源地分布及锋的位置,将全球气候分成低纬度气候带、中纬度气候带和高纬度气候带。在这三个带下又分成12个不同的气候类型。斯查勒气候分类法的优点是重视气候的形成因素,因此有人认为是“极有效的动力气候分类法”。但其不足之处是对季风气候不够重视。
气象 在不断运动着的大气中,经常产生着各种自然现象,如风、云、雨、雪、雷、电等现象,称之为大气现象,简称气象。至于日、月、星辰等天体所产生的各种天文现象,由于它们已超出大气层的上界,则不属于气象的范围。
气象卫星 一种新型的从空间观测天气的气象站。它通过特制的遥感仪器,提供高分辨率的云图照片,并可以定量观测多种气象要素和大气特征。近年来,随着卫星技术的发展,气象卫星已从单纯的观测天气发展到收集和传递大量气象情报、资料,在气象通信上起着重要的作用。气象卫星能同时观测到地球上广大范围的天气;能在海洋、沙漠,极地等荒无人烟和无气象台站的地区进行空间观测,还能观测到常规气象观测无法解决的许多项目。可以说,气象卫星开辟了气象观测的新纪元。使人们对大气的状态、特征、结构和演变了解的更为全面和深刻。但是,在可预见的未来,卫星观测仍不能全部代替常规的气象观测,因为卫星观测的精度还赶不上常规气象观测,而且有些要素(如气压)在气象卫星上还无法测定。目前气象卫星有两大类:一种是太阳同步极地轨道卫星,另一种是地球同步气象卫星(准静止气象卫星)。
气象观测 对大气现象进行有目的、有系统的、不间断的观察和测定,称做气象观测。根据观测范围,气象观测可分成高空气象观测和地面气象观测两种。高空气象观测是利用探空仪器、气球和雷达等设备,探测距地面30公里以下的大气层在各个不同高度上的气压、温度、湿度、风向、风速的变化情况;地面观测则是指在地面上用目力和设置在地面的仪器设备观测近地层大气的变化。目测主要是依靠观测人员的实际知识和经验,按统一规定的标准,从性质和数量上近似地判定当时大气的物理状态及其变化,如对云、光、电、降水、烟尘、雾、能见度等的观测;器测则是利用各种仪器从数量上精确地测定大气的物理量及其变化,如对温度、湿度、气压、降水量等的观测。气象观测是气象工作的基础,时刻为天气预报,气象情报、气候分析和科学研究提供着重要的依据。
气象台 进行气象观测、积累气象资料、发布天气预报、开展科学研究、负责气象站技术指导等以服务于国防和国民经济建设的气象机构。我国专区以上的地区和省、市、自治区都设有气象台。
气象站 进行气象观测、积累气象资料和为国防及国民经济建设服务的基层气象单位。我国气象站还开展单站天气预报和补充天气预报业务。
气象哨 为专业服务的基层气象组织。大多是在专业人员指导下群众自筹自办的组织。具体任务则因专业需要而不同。
加载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