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居》普通邮票
1986年4月——1991年4月我国发行了《中国民居》普通邮票,计三组21枚。展示了我国从东北到江南,从青藏高原到台湾各民族具有代表性的民居。
由于自然条件、经济状况的差异,形成不同的风格的建筑形式,大致可分为圆形、纵长形、横长形、曲尺形、三合院、四合院、三四合院混合形、环形、窑洞等9大类。
内蒙民居(1分)俗称蒙古包,直径4至6米,高2 米。以木条为骨架,外覆毛毡,顶部有天窗供采光和通风。蒙古包拆装方便,随时移动,适合游牧生产和生活。
西藏民居(1.5分)分为农民和牧民民居,邮票上的图案是农居。居室由砖石垒成,高两米五,平顶,整齐,厚墙,坚固,门窗上端拱斗作檐极富装饰性,民族特色鲜明。
东北民居(2分)选择两种。上面是四面坡草的朝鲜族民居,一般为四或开间,无院墙。房的一侧隔为前后两间,为牛棚和草房,中为厨房另一侧为厅和卧室,前有廊。住宅室内铺设地板,进屋脱鞋,席地而坐。一般没院落,门前是菜园或道路。票面下部是东北民居的主要形式:一明两暗3间房,中间为厅堂及厨房,有灶台,两侧是居室,灶台烟道通过居室的炕再从墙内的烟道冒出屋外。有的齐炕侧有火墙,用作冬天取暖,非常适合寒冷的气候。
湖南民居(3分)比较高大,为的是空气流通,散潮降温。由于村镇住宅密集,院落鳞次栉比,为避免一家失火泱及池鱼,所以山墙高出屋顶以挡住火势蔓延,因此称为封火墙,山墙附青瓦,随地势起伏错落是湖南民居的一大特色。
江苏民居(4分)邮票的图案为苏南民居。苏南多河,人家多枕河而居。门前是街,后门临河。垒石为基,白墙青瓦,主屋为两层,一层为过厅,有后门通往河道,方便洗衣洗米及蔬菜等;二层居住,辅助房略低。
山东民居(5分)邮票是典型胶东沿海地区民居。房屋简洁朴素,以石垒墙,房顶就地取材以海草代瓦覆盖,为防止海风,屋顶用绳网罩盖;为防潮房基较高,所以屋顶较厚,山墙顶部开通风口。
北京民居(8分)——四合院是北京及北方最具特色的典型民居。四合院大门开在一角,大门正对厢房的山墙,进大门与门道并排的是一排南房,通常是佣人的住所。二门是彩画垂花门,门内有影壁,使外人不能直接看到里边。正对影壁之后是正房3——5间,东西是厢房,正房两侧是耳房。正房与东西厢房有前出廊连接。院内种花草树木。在耳房旁或开一过道,或门前侧墙开一门,直通后院或跨院,后院多为三合院或排房,侧跨院多为四合院。四合院给人一种宽松协调、宁静典雅的气氛。
云南民居(10分)以傣族竹楼最具特色。西双版纳竹楼平面呈方形,楼下一层架空,四周开放,用以养畜,放柴草杂物等。楼上有很大厅堂和一间卧室,老少分帐而居;瑞丽竹楼二层四周围栏,在院落里盖平房,作为厨房、库房。卧室分为数间。全楼以竹为骨架,竹片为屋墙及屋顶竹瓦。
广西民居(15分)多以竹木为结构的“干栏”式建筑,分为全楼居、半楼居和地居三开间三合院等几类。全楼居进深四间面阔3——6开间不等。底层养牲畜和卫生间,二层居住。室内大堂贯穿两山墙中堂在中部两侧为阁楼,沿后拄和后檐间是居室,中堂后是神龛。半楼居下部夯土垒砌,二层中堂两侧是居室,也有建在中堂之后的。地居是受汉族影响,建三合院四合院的形式,但材料以竹木为主,屋子宽敞,保持民族的特色。
上海民居(20分)邮票上是典型的“石库门住宅”。它分为新、老二式,因院落出入口都建成“石库门”,形式,故名。石库门住宅为2——3层的三合院或曲尺形,是中西结合的建筑。门楼正开,门楣上方有半圆形、长方形或三角形等的建筑纹饰。院内正面三开间,左右两厢两开间,外装饰欧化,平台转角处常建“亭子间”这是此类住宅的独特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