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非洲北部与阿拉伯半岛之间,有一片颜色鲜红的海,这就是红海。它是印度洋的附属海。红海像一条张着大口的鳄鱼,从东北向东南,斜卧在那里。它长约2 000多千米,最大宽度306千米,面积约45万平方千米。北段通过苏伊士运河与地中海相通,南端有曼德海峡与亚丁湾相通。海内的红藻,会发生季节性的大量繁殖,使整个海水变成红褐色,有时连天空、海岸,都映得红艳艳的,给人们的印象太深刻了,因而叫它红海。实际上,在通常情况下,海水是蓝绿色的。
1869年,苏伊士运河开通后,红海成为印度洋与地中海间的要道,是一条重要的国际航线;它使原来绕过好望角的航线,缩短了9 000千米。
红海是年轻的海。大约2 000万年前,阿拉伯半岛与非洲分开,诞生了红海。现在还可看出,两岸的形状很相似,这是大陆被撕开留下的痕迹。非洲板块与阿拉伯板块间的裂谷,沿红海底中间通过。在近300万~400万年来,两个板块仍继续分裂,两岸平均每年以2.2厘米的速度向外扩张。红海在不断加宽,将来可能成为新的大洋。
1947年,瑞典的“信天翁”号调查船,曾经来过红海考察,发现了海底裂谷处的几个热源。后来,美国的“阿特兰蒂斯Ⅱ”号和英国“发现者”号,也相继到这里调查,证实了这些热源的存在,并测得了这里的水温高达56 ℃,盐度高达7.4%~31.0%。而在正常情况下,热带海面的水温,一般最高只有30 ℃,至于深层水一般只有4 ℃。海水的盐度,一般在3.5%左右。红海底裂谷处,水温高出十几倍,盐度高出2~9倍,实在令人吃惊。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反常的情况呢?经科学家的论证认为,由于裂谷不断扩张,地幔的熔岩流出来,加热了沿裂缝下渗的海水;大量的矿物质和溶解盐类,也由此溶进海水。在这些热的海水里面,含有丰富的铁、锰、锌和铅等多种金属矿物,人们称它为热液矿床。调查结果公布之后,引起了世界的瞩目;苏丹政府首先提出对这些海底矿物的所有权的要求。但在2 000米水下,开采这些矿物谈何容易,所以至今仍是纸上谈兵。
红海处于热带沙漠气候区。它北部年降雨量只有28毫米,南部也只有127毫米,真是滴水贵如油。然而,这里的蒸发量大得很,年平均约2 100毫米,远远大于降水量。加上红海周围无河流汇入,使红海水量入不敷出。必须由印度洋的水流来补充;亚丁湾就成了调节红海水位的“大水库”了。从印度洋进入亚丁湾的水,浩浩荡荡北上,进入红海,补充它的水源不足。红海的高温、高盐水也不断经过曼德海峡的底层,流向亚丁湾,成为印度洋高温高盐水的重要源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