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时8月5日上午11时20分(北京时间8月5日上午7时)左右,正在北冰洋考察的中国第六次北极科学考察队,在加拿大海盆北纬73.57°、西经155.58°附近海域(ST站位)成功布放了一套沉积物捕获器。布放海域海水深度约为3900米。
8月5日,艳阳高照、风和日丽,“雪龙”船遇到进入北极圈以来难得的好天气。更难得的是,几天来一直在浮冰中艰难破冰前行的“雪龙”船,在该海域找到了一个面积约七八平方公里、适合布放沉积物捕获器的大“水塘”(即无冰海域)。
船时上午10时许,“雪龙”船停船开始布放作业。此前一天,负责沉积物捕获器布放的考察队员卢勇、庄燕培、白有成、张扬等人就已做好充分准备,2500米长的缆绳在飞行甲板上预先铺盘。
该套沉积物捕获器由浮球、捕获器、缆绳、释放器、重块组成。布放作业开始后,在后甲板现场作业的十多名船员和考察队员按事先确定的布放方案,先将浮球放入水,随后操作折臂吊将70公斤重的捕获器吊入水中。待水手长唐飞翔和老水手夏云宝操作脱钩器与捕获器脱钩后,队员们开始下放缆绳。由于布放区域风平浪静、海水流速很低,船长沈权又及时通过对讲机指挥大副朱利驾驶“雪龙”船低速前进,以加快放缆,确保捕获器不会与船相撞、缆绳不打结或被绞进螺旋桨。
船时11时20分左右,放缆结束,释放器入水唐飞翔、卢勇指挥船员用A型架将重达1.5吨的水泥重块吊入水中,并操作水泥块脱钩后,水泥块以每秒3米的速度沉入海底,现场布放工作顺利结束。
据该项目现场执行人庄燕培介绍,此种沉积物捕获方式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深海颗粒物捕获方式之一。布放完成后,沉积物捕获器将作为一个工作站,在1000米左右深度的海水中不间断工作1年,获取全年时间序列上层海洋沉积的颗粒物样品。待下次北极科考队到达此地时,再将其回收。
该沉积物捕获器最大的特点是其携带了22个沉积物收集容器,可以每隔15天自动旋转一次,从而分时段收集贮存沉积物样品,使研究人员可以更直接、更精细地了解该区域海水碳通量变化等情况。
据悉,这是我国继第三次北极考察队在该区域成功布放沉积物捕获器后的又一次成功布放。对于我国在全球变暖、北极海冰快速融化的大背景下,研究分析该区域的碳通量及其循环过程等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