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首页
地理教学
地理科普
地理试题
地理课件
地理教案
地理学案
地理复习
地理图片
地理课本
地理书库
中国地图
世界地图
地理新闻
行政区划
小故事
作文素材
作文大全
范文大全
黑板报
手抄报
地理资料
中国旅游
世界各地

浅谈文史知识在我国地理教学中的运用(2)

时间:2012-07-26  归属:地理备课资料
    三、 结合故事,民谚进行教学
  在地理课中,适当结合故事、民谚进行教学,可以使课讲得更生动、形象。如讲述“中国的商业”一节时,课文是这样阐述的:什么是商业呢?专门从事商品买卖是活动,就是商业,有时俗称“做生意”或是“做买卖”。为什么说“做生意”或是“做买卖”就叫做商业?“商”原来它和我们中国古代的一个历史朝代有关,传说公元前十一世纪的周文王灭商朝以后,建立了一个新的封建王朝,史称西周,周文王把原来的商朝的臣民当成是二等“公民”,叫他们曰:“商人”,不分给他们土地等其它的生产资料,这在当时简直置他们于死地,俗话说得好“天无绝人之路”,大活人那会有被活活饿死的道理,这些完全失去生产资料被称作“商人”的人们,奋起抗争,另辟蹊径,流落民间,从事买卖活动来谋生,后来随着生产的发展,从事买卖的群体越来越大,就把专门从事买卖活动叫做商业,这方面从业人员就叫商人。如今民间还有轻视“商人”的意识,认为“商人”抛头露面的低人一等,我就曾经在课堂上提问过平时没有做过生意的学生,敢不敢到大街上卖东西,齐声回答:“不敢”,也许这就是这个的遗风吧。学生听了兴味盎然。
  谚语是群众中流传的固定的语句,常用简单的通俗语言反映出深刻的道理,言简意赅,其中不少与地理知识有关的,上课时若能灵活引用,也可以成为我们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好帮手请看“耕南山,住北屋。”其大意是:发展林业生产的山应该是坐南朝北的,而人居住的房子却正好要坐北朝南,理由何在呢?由太阳的东升西落和黄赤交角的存在,北半球坐南朝北,相对来说获得的太阳辐射较少则显得阴凉,这恰好是适合林木的生长,坐北朝南的房子却获得较多的太阳辐射,而较温暖,对于人的居住来说再合适不过了,特别是旧社会缺医少药的年代,温暖的环境,对于人的生活,生产就更显得重要了,连同家庭饲养的牲畜都会生长得更好,因此“住北屋”更能人丁兴旺,以前的人不明白这个道理,而是把它归咎那是“风水”好,其实这是地理科学,在房屋建造上的运用,而并非迷信。同样现代的许多建筑也多采用坐北朝南的布局,一方面是较温暖,另一方面是因为太阳的东升西落,这样可以避免阳光直射房间,做到冬暖夏凉。关于天气方面的谚语更是不胜枚举如:“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东轰隆西虹雨。”“日晕三更鱼,月晕午时风。”“日出东方红,无雨便是风。”等等,都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活的过程中对天气变化规律的总结。
四、地理教学应与乡土人文知识有机联系。
  我所处的学校位于二省三县(广东、福建、平和、大埔、永定)交界的边境上,这里自古以来都是边远闭塞的地方,聚居的都是客家人,客家人之所以被称为“客”也许是比闽南人和潮汕人从北方南迁时,较后到达这一带繁衍生息的缘故。据了解,宋元时期,客家人南迁时以宁化石壁村为中转站,而后沿汀江流域分布,到达广东的三河坝,因三河坝以下是潮汕平原,潮汕人已先期到达那里生活,客家人已无法进入,只得从三河坝开始,沿梅江而上向山区挺进。因此,现今客家人大多集中在闽西、粤东、赣南的山区。由于这一带地区生活条件艰苦,为了生存和发展,客家人教育后代普遍留有这样的古训“卖屎缸地也要供孩子读书。”(意思是生活再艰苦也要让孩子上学)通过读书这一途径,进入政府机关、到外地去谋生。另外,是男孩子,若不读书从小就要从师学艺,为长大后出门打工打好基础,在这样的环境下旧社会去东南亚谋生的华侨也特别多,因客家人自古以来出门的人多,在我的家乡又留下一个风俗,全国大部分地方是清明去扫墓,而我们这却不然,是正月元宵节,由于出门的人大多从年头离家要到年末才能回来,中途无法返乡扫墓祭祖,为了表达对祖宗的崇敬又迫于生活的无奈,干脆把祭祖的这一事宜从清明提前到元宵节,办完可安心出门,我想这一风俗也就源于此吧。人们常说:“甜不过家乡水,美不过家乡的山,亲不过家乡的人。”在讲述乡土地理时,我时时的插入这些内容,大大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总之,从教学实践中体会到,只有在培养地理兴趣上下 工夫,才能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不能扯得太远、太多,而要恰到好处,否则就会喧宾夺主。

加载更多内容...
  • 关键词:中国地理我国地理文史知识教学中的运用
  • 上一篇:在地理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 下一篇:地理你为什么那么难?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