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品德的形成
品德即道德品质,是指个人依据一定的道德准则行动时,经常表现出来的某些稳固的倾向和特征。初生儿是非品德的,儿童最初的道德观念和行为,是在家庭及周围生活条件和成人的要求和影响下,通过认知、效仿而发生的;并通过不断强化(赞许、指责、禁止)得到巩固和发展的。学生的品德,如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爱劳动、爱护公共财物,勤奋学习、遵守纪律、助人为乐、艰苦朴素、英勇对敌等等,主要是在社会道德舆论的熏陶下和家庭、学校道德教育的影响下,通过自身行为的训练、强化而逐步形成的。品德的形成和发展,既依存于客观的社会生活条件,也有赖于人的心理发展的规律。本章着重从心理学的角度去揭示品德形成过程的心理规律,阐述品德形成的心理学理论,阐明品德优良和品德不良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其培养和教育的心理学依据。
第一节 品德形成的心理学理论
一、国外品德心理的研究
(一)皮亚杰“儿童道德认识”的发展理论
本世纪20—30年代初,瑞士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J.Piaget,1896—1980)对儿童的道德判断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出版了《儿童的道德判断》(1932)一书。他在多年研究儿童道德认识发展问题上,把儿童的道德评价发展分为四个阶段:
1.自我中心阶段(2—5岁)
这一阶段的婴幼儿往往自己单独玩,很少和同伴一起玩,在游戏时,游戏规则或成人的要求对他们还没有约束力。他们自己随便游戏,只按照自己的意愿去执行游戏的规则,并不理解游戏的结果。他们各自玩着“自己的”游戏,一点儿也不理会对方。他们各自不顾规则的规定,突然宣布自己成功了,并且拍手称快,大人在旁边看到自己的孩子这种突然高兴,往往莫明其妙。皮亚杰认为,这是以自我为中心的行动阶段,称之为“单纯的个人规则的阶段”。这是由于这一时期的儿童还没有产生真正的社会交往和社会合作的关系,他们还不能把自己的事和别人的事真正区别出来。
这一阶段的儿童,由于认识的局限性,还不理解、不重视成人或周围环境对他们的要求,有时看来似乎接受了成人的指导,但往往正是他自己想要做的;有时还表现为对成人或同伴要求的不服从、执拗、甚至反抗。因此,对待这一阶段儿童的活动不应多加干涉,而应耐心具体地进行指导。在皮亚杰看来,只有当儿童意识到游戏活动中应该共同遵循的行为准则时,规则对儿童来说才能成为他的行为的准则,否则,它只是一种单纯的规则而已。
2.权威阶段(6—8岁)
这个阶段的儿童认为应该尊敬权威和尊重年长者的命令。他们认为服从成人的命令就是正确的行为,否则就是错误的行为;听大人的话就是好孩子,不听大人的话就是坏孩子。他们也服从周围环境对他们所规定的规则或提出的要求,并认为这些规则或要求是不能更改的,谁也不能违反的,若是违反了,就是犯了极大的错误。
皮亚杰作了一个实验,要求儿童对两难故事的情境作出判断,这个故事是:“星期日下午,妈妈疲劳了,要她的女孩和小男孩帮她料理家务。要女孩去把一叠盘子揩干,要男孩去取一些柴禾来。但是小男孩却上街去玩了。妈妈就叫女孩去做两件事。这个女孩子说了些什么呢?”皮亚杰询问了150个6至12岁的儿童,结果年幼的儿童大多倾向于服从权威,认为成人的命令是正确的,所以妈妈叫女孩做两件事是对的,是应该服从的。
皮亚杰和他的合作者经过大量的研究后指出,7岁、10岁和13岁是儿童的公正判断时期,分别以服从、平等和公道为特征。年幼儿童对公正概念尚不理解。他们以成人的是非为是非,他们的好坏标准取决于服从不服从,认为听话的就是好的行为,按自己的意愿行事就是坏的行为。他们分辨不出服从和公正,不服从和不公正之间的区别。对他们来说,公正还没有从服从中分化出来,所以年幼儿童的公正判断以服从成人为特征。这是权威阶段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