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高原隆升和鱼类
早在第四纪以前,青藏地区就已繁衍了数量众多的动物。自第四纪以后,
高原抬升、气候变迁、冰川袭击,使得很多种动物大量减少,甚至灭绝。另
一些随着环境的变化逐渐适应,发展成适合高寒生态环境的特有的动物群。
高原鱼类的分布也能说明与高原隆升的关系。
高原主要经济鱼类,几乎全部属于裂腹鱼亚科。它们是鲤鱼中适应于青
藏高原环境条件的一个类群,其分布区仅限于青藏高原本身及其周围的山
区。裂腹鱼类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对高原特殊环境的适应能力,
表现出与平原或低山区的鱼类迥然不同的生物学特点。
首先,在摄食习性方面绝大多数种类为杂食性的。这种杂食的生态习性,
使鱼类有可能在高原地区短暂的摄食期内获得较丰富的营养物质,以维持其
生命活动。
第二是鱼类的生长缓慢。高原地区气候寒冷,水体的结冰期一般长达半
年左右。在结冰期间,鱼类蜇伏于坑穴内,进行休眠,但生命活动仍不断地
消耗着体内积累的营养物质。这样年复一年地肥了又瘦,瘦了又肥,鱼体实
际增长量甚小。一条鱼生长十年或更长的时间,才能达到半公斤的重量。
第三个特点是繁殖力低。怀卵量是衡量鱼类繁殖力的一个指标。裂腹鱼
类适应于在低温环境条件下繁殖,鱼卵的胚胎发育期很长,卵子里所含的卵
黄丰富,因而成熟卵子直径较大,卵巢内容纳的卵粒数相应减少。通常重0.5
公斤左右裂腹鱼类的雌鱼怀卵量为1.2—1.7 万粒,与平原地区的鱼类相比,
则显得很少,仅为10%至1%。
高原各地鱼类的退化程度是很不一致的。海拔4,000—5,000 米的高原
面上,有一些属于裸鲤属、裸裂尻鱼属和高原鱼属的种类。它们的鳞片退化,
身体裸露,仅在肛门旁边具有排列成行的大鳞,这些鱼又统称为无鳞鱼。高
原边缘峡谷地区的河流里,生态环境稍有改善,生长的鱼类属于裂腹鱼属和
重唇鱼属的种类,身体上被覆有细小的鳞片,通常称为细鳞鱼。鱼类的分布
与高原隆升关系密切,例如,青海湖地区的4 种条鳅中有3 种也分布于黄河
上游;而青海湖裸鲤与黄河上游的花斑裸鲤又极为相近,为近缘种。研究认
为,青海湖裸鲤是青海湖中更新世形成内陆湖泊的佐证,是在环境条件变化
了的青海湖水体中形成的特有种。全新世以来,青海湖湖面继续缩小,含盐
量增高,青海湖东北部的尕海,含盐量比青海湖高一倍,该湖已不存在青海
湖裸鲤。可见,今后青海湖内的鱼类还会发生变化,或许经过相当长的时期
以后,现在的种群有可能在湖中生存不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