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是亘古及今人类永恒的话题。特别在古代人们对“死”还无法作出正确判断时,“灵魂不死”、“死即再生”的宗教观念随之产生。对于死者本人而言,死亡并无意义,但对生者却产生了强烈影响。上至帝王将相、富贵人家,为保佑家族的万世不衰,永居人上,不惜巨金,求葬于天下吉地良壤;下至平民百姓,虽不能厚葬先人,也要在尽可能条件下,择地而葬,以求改变命运,富贵利达。邙山出现的这种墓葬文化现象,与视邙山为“风水宝地”有直接的关系。所谓“生在苏杭,死葬北邙”的俗语,就是最好的明证。
从中国墓葬文化发展史来看,自新石器时代起,墓葬大都是与村落联系在一起的。至商周后,一般在都城附近建有帝王陵寝及各类墓葬。邙山地处古都洛阳之北,数代王朝在此建都,年代跨越之久,年数累积之长,在中国古都中是少有的。北邙便成了历代墓葬积淀地,出现了如唐代诗人王建《北邙行》中描叙的“北邙山头少闲土,尽是洛阳人旧墓”现象。
当然,“风水”也好,靠近年代很久的古都也罢,邙山若自然土质不好,也断成不了古代著名墓葬区的。邙山的黄土层,不仅深厚,土质也细腻坚实,直立性特佳,这也是邙山墓葬一大优势吧。东周第二代王桓王陵,葬于渑池县南村乡的凤凰山,这里北临黄河天险,与青山、岱嵋寨并肩耸立,山水环绕,风景秀丽,地势险峻。然而土质不好,竟特意从洛阳北邙山运来黄土,垒起一个高10米,周长100米的封土堆!邙山的黄土与山上夹杂有碎石的土壤完全不同,更奇的是邙山黄土不仅不易被水冲刷,以至流失,还因土质肥沃,其上生长的草木特别旺盛。也许东周自第十二代景王始葬邙山,就是受其启迪吧。
我国文献记载中最早铸造金属货币的记录,创于周景王姬贵在位期间。据《太平寰宇记》载:周景王葬于翟泉。翟泉位于邙山脚下汉魏故城遗址东北隅金村附近。据载冢高9.5丈,占地面积达10亩以上,规模非常壮观。令人痛心疾首的是这座古墓竟为外国人所盗挖,所出土的大量周代铜器、玉器流失国外。1928年翟泉一场大雨过后,金村的一处农田突然下陷,村民发现是一座古墓。基督教堂传教士怀履光和美国人华尔纳闻讯后,立即赶到现场组织发掘。共挖了八座“甲”字形大墓,曾出土了青铜鼎、铜壶、玉器等稀世珍品。当时中国政府忙于内战,既未组织挖掘,也不采取任何措施加以制止,一任外国人盗掘。这批周代文物流失国外,造成了迄今无可挽回的损失,是中国墓葬文化史上耻辱的一页。
邙山墓区,除景王外,还葬有敬王、元王、贞定王、哀王、思王、考王、威烈王、安王、烈王、显王、慎靓王,共十余代周王葬在这里,是东周最大的陵区。近人以为“所谓景王,其实是敬王的误写,敬、景同音,误写是可能的”,因此认为邙山墓区东周王陵是“从周敬王迁居新成周到赧王离开新成周的时期”。其实周敬王迁居新成周(今洛阳一带),将其父亲周景王墓迁葬邙山也是可能的。新石器时的“二次葬”就说明古人有迁葬的惯例。加之有史料记载佐证,景王葬邙山当有可能。
东汉王朝是刘秀夺取绿林、赤眉农民起义胜利果实后,于公元25年建立的,定都洛阳,为光武帝,63岁病逝,葬原陵。传说刘秀生前想葬于邙山之颠,但他的儿子刘庄极不听话,要他向左,他偏向右;指东,他偏向西。于是刘秀临终前故意对刘庄说:“我命中少水,死后当葬黄河之中,以免受干渴之苦,也算你尽了孝道。”谁知刘庄孝心大发,哭着说:“我从没遵父训,现已知错,您的葬事一定按您嘱托办!”刘秀一听,急火攻心,当场气绝身亡。刘庄命人打造了一具龙舟灵柩,入殓后,将灵柩推入滚滚波涛的黄河中。黄河却突然向北流去,灵柩四周出现一块平地,其上瞬间隆出个陵丘。说来也怪,刘秀的原陵尽管在黄河滩上,历来黄河泛滥却未被侵害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