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礼记·檀弓上》载:孔子的父亲叔梁纥、母亲颜徵在去世后,孔子将父母合葬在防(今山东曲阜县城东7.5公里防山之北)的时候,曾对弟子们说:“古也墓而不坟”(无高土隆起)。由于孔子常年率弟子周游列国,担心回到防祭拜时,找不到父母双亲墓地,落个“不孝”骂名,于是“封之,崇四尺”(筑了四尺高的坟丘)。孔子死后,弟子们为他选择什么样的墓式煞费苦心。孔子的弟子之一子夏回忆道:从前孔子讲过,看到几种不同式样的坟墓:有的四方而高,像建筑的高堂一样;有的狭长而高,像“坊”一样;还有的四方广阔而两旁向上尖削,如同斧的刃部一样,这种形式又像马鬣(马颈上的一排刚毛),叫做“马鬣封”。孔子赞成后一种。于是,孔子墓的“马鬣封”的制式得以确立,成为封建社会一种特殊尊贵的筑墓形式,影响很广。
有种传说孔子墓地是他本人选定的。在孔子七十三岁那年,他感到行将告别人世,便叹道:“太山其颓乎!梁木其坏乎!哲人其萎乎!”之后领着七十二弟子去勘选墓地。孔子认为墓地风水直接关系到后代的兴衰,所以他不辞劳累,亲自奔波于齐鲁大地,最终选定曲阜城北的泗水河之滨,少昊陵傍,圈地数顷为墓地。除了墓莹,最早的地面建筑是孔子弟子们为守墓而搭建的茅屋。据《史记》载:孔子殁后,弟子皆结庐守墓,服丧三年,唯子贡思慕情深,三年之后复独居三年始归。这期间,子贡将南方稀有珍木楷树移植于墓旁,借以寄托他对老师的一腔真情。后人念其深挚感人的师生情谊,在子贡守墓处建三间西屋,立碑“子贡庐墓处”以记之。清康熙年间,子贡手植楷树遭雷击焚死,康熙帝得知后,不仅补植楷树一株,还立碑一通,亲笔手书“子贡手植楷”五个字。传说每年农历八月二十七日孔子诞辰日前后,这块石碑便会昼夜不停地冒出水珠来,屡拭屡冒。当地人说那是子贡为祭祀老师而伤心流泪,所以俗称“含泪碑”。
秦始皇当政后,由于实行“焚书坑儒”政策,对儒家创始人孔子当然亦不放过——尽管孔子已死去二百七十多年。秦始皇不仅派兵抄了孔子的家——孔庙(所幸孔子九代孙孔鲋将《论语》、《孝经》、《尚书》等儒家经典砌于祖堂的夹皮墙中,得以保留),对孔子墓地也大肆发掘,唯恐有儒家经典藏于地下(见《孔氏祖庭广记》)。传说孔林中的洙水河,也是秦始皇所为。秦始皇为了让儒学彻底消亡,欲破坏孔子坟墓的风水,他将孔子墓与阙里故宅用条人工河隔开,认为孔子就无法显圣了。而孔子后人认为:这条河正是孔子当年就预料到的圣水,早年孔林缺的就是这条河,秦始皇甘愿为孔子效劳,帮助完成了孔林的最后一项工程。
到了汉代,政治相对稳定,经济空前发展,文化进一步繁荣,表现在墓葬形制上,也有了新的发展与变革。这个时期的墓不仅筑有封土标志——墓冢,而且强调“事死如事生,礼也”(《左传·哀公十五年》),实行厚葬。被秦始皇破坏的孔子墓,于东汉永寿三年(157年),开始敕修,恢复孔子墓。当时的墓“地不过一顷”。孔子墓前东为其子孔鲤墓,南为其孙孔伋墓,这种墓葬布局称之“携子抱孙”。人们认为“怀子抱孙,世代出功勋”,“父在子怀,富贵永远来”。墓葬的布局与风水关系到圣脉的兴旺。对此,孔子祖孙三代的墓地,环以红色垣墙,称之“东周墓地”(或称“三垅”),形成了墓地中的墓地这一奇特墓葬文化景观。
自东汉经过历朝历代的十三次重修、增建、扩充至清雍正年间,孔林已占地达3000余亩,并筑有长达7.5公里的林墙。墙内乔枝巨本,古木参天,青翠苍郁;奇木异草,比比皆是,四时不雕;林下墓冢累累,碑碣林立,石仪成群;六十多座楼亭殿堂坊隐现林木中。著名历史学家郭沫若游罢孔林,欣然挥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