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设计地理教学过程(2)
	二、地理课的核心部分
	一堂地理课的开场白和结束语固然要设计好,地理课中间学生获取新知
	识、掌握新技能的核心部分,更要精心设计。教学内容的选取,内容多少、
	深浅、难易的把握,教学方法的择优,教学媒体的选择,教学形式的构建,
	教学顺序的安排等等,都要从教材和学生的实际出发,结合教师的特点,扬
	长避短,合理安排。教学过程的安排有时会经过多次调整,甚至推倒重建。
	有责任心的教师会经常修订教案,不断改进教学过程。所谓教学过程的最佳
	方案,只能理解成在目前水平和条件下比较理想的选择。
	有位教师在“地球上的五带”③一课中,根据学生学习心理特点设计教
	学过程,把全课划分为环环相扣、步步深入的6 个环节。
	1.揭示学习要点,引发学习动机(导入内容略)
	2.积累感性材料,激发学习兴趣
	教师映示“地球五带”投影片底图,引导学生观察,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地球上分为哪五带?五带是怎样划分的?
	〔要求学生记住五带的名称和划分五带的四条纬线的名称及其纬度〕
	教师叠映七大洲复片Ⅰ,要求学生回答下列问题:〔进一步落实五带的
	划分、位置和范围的知识和应用能力〕
	(1)哪两个大洲大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非洲和南美洲?)
	(2)哪三个大洲大部分在北温带?(亚、欧、北美)其中哪个大洲没有热带
	(欧洲)?哪些大洲跨寒、温、热三带(亚、北美)
	(3)我国的领土大部分在哪个带?(北温带)南部一小部分在什么带?(热
	带)
	(4)哪三个大洲的南部在南温带?(大洋洲和非洲、南美洲)
	(5)哪个大洲绝大部分在南寒带?(南极洲)
	教师叠映“五带代表性动植物”的复片Ⅱ,要求学生回答下列问题:〔运
	用景观图,增强对五带气候特点的感性认识〕
	(1)热带地区的自然景观怎样?(有的地区森林茂密,丛林中栖息着大象、猿猴等动物;有的地区高草稀树,生长着斑马、羚羊等动物;有的地方
	植物稀少,一片荒漠)
	(2)热带地区的气候有什么共同特点?(终年炎热,没有明显的四季变化)
	(3)温带地区的自然景观有什么特点?(温带森林里有老虎等猛兽出没,
	温带草原上放牧着大批牛羊,温带沙漠里有骆驼等,冬季,大部分树木落叶,
	草场枯萎)
	(4)温带地区气候变化与热带有什么明显的不同?(春暖、夏热、秋凉、
	冬寒,四季分明)
	(5)寒带地区的自然景观与热带、温带有什么不同?(常年冰雪覆盖,一
	片银色世界。南极洲的企鹅为寂寞的冰雪世界带来生机。北极熊等动物有很
	厚的脂肪抵御寒冷气候)
	(6)寒带的气候有什么特点?(全年寒冷,冬季漫长而严寒,夏季短促而
	温凉)
	3.观察思考,探求原因
	在同一地球上,为什么热带全年高温,寒带终年寒冷,而温带寒来暑往、
	春去秋来、冷暖适中?
	教师叠映“地球上五带的阳光照射情况”的复片Ⅲ,引导学生观察各带
	阳光照射的不同状况,并思考下列问题:
	(1)两束同样宽度的阳光,照射在赤道附近和南极附近,它们的面积大小
	是否一样?(不一样)哪个地带阳光照射的面积小而热量集中?(赤道附近)哪
	个地带阳光照射的面积大而热量分散?(南极附近)
	(2)为什么热带气候炎热而寒带寒冷?(热带阳光直射或接近直射,单位
	面积上得到的热量多,因而气温高。寒带阳光斜射得厉害,单位面积上得到
	的热量少,因而气温低)
	(3)地球上各地获得太阳热量的多少,与纬度的高低有什么关系?(纬度
	低,地面得到的热量多;纬度高,地面得到的热量少)
	(4)根据你的生活经验,说一说一天中和一年中阳光照射角度的大小与天
	气、气候冷热的关系?(在一天中,中午的阳光照射角度比早晚大,气温就高;
	在一年中,夏季中午的太阳光照射角度比其它季节大,气温就高。)
	同理,在不同纬度地带,太阳光照射角度的大小不同,冷热状况存在差
	异。
	4.阅读课文,归纳小结〔略〕
	5.练习、制作,加深理解
	教师映示“五带划分和特点比较表”投影片,要求学生按表格内的代号
	依次填写。
	
		纬线名称五带名称五带特点
	
		阳光照射状况获得热量‘多少气温特点
	
		A A1 A2 A3
	
		B B1 B2 B3
	
		C
	
		C1 C2 C3
	
		D D1 D2 D3
	
		66.5 ⋯⋯ a
	
		23.5 ⋯⋯ b
	
		c
	
		23.5 ⋯⋯ d
	
		66.5 ⋯⋯ e E E1 E2 E3
	
		太
	
		阳
	
		光
	
		线
	
		要求学生在自制的小地球仪上,标出赤道和划分五带的纬线及其纬度,
	
		五带的名称,在热带、温带、寒带内分别涂红色黄色和蓝色。
	
		6.承上启下,调动积极性〔结尾内容略〕
	
		课堂教学过程是个复杂的过程,如果把它划分为几个相继连贯的阶段,
	
		或前后联系的环节,使教学过程结构化,并编制成流程图,就可以使复杂的
	
		教学过程合理、有序地展开,又便于操作,利于优化。
	
		限于篇幅,现将教学过程中的“冬季气温分布特点”部分节录如下:
	
		●〔表示录像④或投影片⑤,画面的符号,下同〕冬季,从祖国北疆经
	
		江南大地到南海之滨的不同景色。
	
		■〔表示录像片中解说词大意的符号,或教师的讲解、插话、提问〕描
	
		述冰天雪地的北国风光,绿苗茵茵的江南田野,椰林婆娑的南国秀色。〔激
	
		发学生探究南北气温差异的情趣〕
	
		□〔表示教师指导学生活动的符号〕请注意1 月气温分布的特点。
	
		●在中国1 月平均气温图上,先闪动-30℃等温线,漠河镇及其1 月平
	
		均气温;20℃等温线,海南岛崖县及其1 月平均气温;0℃等温线。
	
		“中国气温分布”教学结构和流程图
	
		课题 气温 分 布
	
		气平均气温1 月平均气温7 月平均气温
	
		知识东部西部东部东部
	
		分布特点原因分布特点原因南北差异原因南北差异原因
	
		知道√ √ √ √
	
		理解√ √ √ √
	
		技能阅读分析气温分布图和各月气温曲线图
	
		初步学会√ √ √ √
	
		学会√ √ √ √
	
		录像√ √ √ √ √ √ √ √
	
		投影√ √ √ √
	
		课本√ √ √ √ √ √ √ √
	
		教
	
		学
	
		媒
	
		体图册√ √ √ √
		
			■说明我国东部地区,冬季南北气温差别大。
		
			○(表示字幕的符号)概括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的特点。
		
			●在中国地图上显示北回归线及南北所跨的纬度。
		
			示意冬至日,北方的正午太阳高度比南方低,白昼比南方短,得到的热
		
			量少。
		
			■通过对比漠河和广州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和白昼长夜,从纬度因素
		
			方面,分析我国东部地区冬季南北气温相差悬殊的原因。
		
			●动画显示寒冷的冬季风对我国北方的影响大,对南方影响小。
		
			■从东部地区南北受冬季风影响大小的不同,说明冬季风加大了南北气
		
			温的差别。〔录像暂停〕
		
			▲〔表示投影片的符号〕映示“中国1 月平均气温”图。
		
			□指导学生阅读《中国地理图册》中的“中国1 月平均气温”图、课本
		
			中的有关课文及读图思考题,要求学生完成下列练习。
		
			(1)指出1 月0℃等温线及其大致通过的主要山脉、河流。
		
			(2)指出1 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的地区。
		
			(3)说出学校所在地1 月平均气温的约数。
		
			(4)算出大兴安岭北段和海南岛的1 月平均气温大致相差几度。
		
			(5)从纬度方面,分析冬季我国东部地区南北气温相差大的原因。
		
			(6)从冬季风的性质以及受影响的大小方面,分析冬季我国东部地区南北
		
			气温相差特别大的原因。
		
			在新课教学环节完成后,转入“多侧面消化、巩固”的环节,其具体过
		
			程如下:
		
			■显示中国1 月和7 月平均气温分布简图。
		
			□要求学生判别哪一幅是1 月气温,哪一幅是7 月气温,并说出判别的
		
			依据。〔录像暂停〕
		
			▲映“大兴安岭北部”及“西沙群岛”的冬季景观投影片。
		
			□这是我国两个地方的同一季节的景观,其中哪幅是大兴安岭北部的景
		
			观,哪幅是南沙群岛一角?它们反映了哪一季节的景色?为什么在同一季节
		
			两地的景色却截然不同?
		
			▲放映“中国气温、降水的南北差”统计地图投影片。
		
			□(1)哈尔滨、北京、上海、广州四地的1 月平均气温有什么不同?为什
		
			么不同?
		
			(2)四地的1 月气温和7 月气温哪个月差别大?为什么?
		
			▲映“中国气温、降水的东西差异”统计地图投影片。
		
			□(1)台北、武汉、酒泉、喀什四地的1 月气温和7 月气温有什么不同?
		
			(2)四地气温年较差的大小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不同?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