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通过地理教学进行德育和美育
	中学地理教学内容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和美育因素。通过中学地理教学,
	可以使学生了解世界的现状和未来,增强国情观念、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观
	念和法纪观念,逐步丰富爱国主义情感和树立科学世界观,提高审美能力和
	分辨是非的能力,锻炼意志品格,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按照地理学科的特
	点,在中学地理教学过程中恰当地进行德育和美育,是中学地理教学的一项
	重要任务。因此,中学地理教师应该努力达到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一、转变教育和教学观念,明确在中学地理教学中进行德育和美育
	的意义和作用
	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是中学地理教育的根本目的。向学生传授地理基础知识和地理基本技能、开
	发学生的智力和培养学生的能力、对学生进行德育(包括美育)既是中学地理
	教学的基本任务,也是中学地理学科的基本教学目的,三方面缺一不可。如
	果把中学地理教学仅仅看成是向学生传授地理知识的过程,就不能完整体现
	中学地理学科的教育和教学职能,不能全面发挥中学地理教学在人才培养方
	面的重要作用。
	由于中学地理教学内容的综合性和广泛联系性,通过中学地理教学可以
	使学生受到多方面的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和个性心理素质教育,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文明行为和健康情趣,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准,起到以下作
	用:
	1.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家乡,了解祖国,正确认识我国的国情,激发爱国
	主义情感,努力学习,全面发展,立志作“四有”人才,长大报效祖国,振
	兴中华。
	2.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所取得
	的伟大成就,激发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新中国的情感,立志作社
	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3.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党的基本路线的正确性,懂得要深化改革,扩大开
	放,优化产业结构,合理布局产业部门,发展同世界各国特别是同周边国家
	的友好关系,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实现现代化的宏
	伟目标。
	4.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世界的物质性和物质的运动性,以及客观事物所具
	有的系统性、规律性、差异性和普遍联系性,相信科学,热爱科学,懂得科
	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5.使学生理解和认识人类所面临的全球性重大问题以及应该采取的对
	策,知道如何正确处理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关心并谋求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逐步形成全球意识和正确的地理价值观念,以迎接21 世纪的挑战。
	6.使学生进一步提高审美能力,领略和观赏地理环境的自然美与和谐
	美,鉴别和欣赏表现地理环境美的艺术作品,陶冶情操,培养健康情趣。
	7.使学生进一步增强法纪观念,养成关心人类的生存发展,珍惜资源,
	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文明行为。
	8.使学生进一步锻炼意志品格,养成勤劳节俭,积极进取,自尊自强,
	开拓创新,明辨是非等良好的个性心理素质。
	作为一名中学地理教师,必须明确中学地理教学在德育和美育方面的重
	要作用,把德育和美育作为中学地理教学的一项必不可少的任务加以落实,
	认真分析教材,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和美育因素,确定中学地理教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