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1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的内涵
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的发展的内涵到底是什么,有些中小学教师和研究人员对此还未形成清晰、准确的认识。不少人将态度局限于学习态度,将情感片面地理解为学习兴趣,对价值观的理解就更加模糊。地理新课程实施过程中,这些问题也表现得较为明显。要提高贯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实效,我们就必须对其内涵有清楚的认知。
一般认为,课程目标中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与布卢姆目标分类学中的情意领域相对应,从其内部成分上来说,主要包括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要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它们的一种概括性说法。
8.1.1.1 情 感
在心理学上,一般把情感定义为人对客观事物与自己需要的关系的反映,是感情、内心体验、需要、愿望、价值追求等一系列心理现象的统称。简言之,情感主要是指一个人的感情指向和情绪体验。
心理学研究认为,情感可分为低级情感和高级情感两大类。低级情感即人的情绪,它与机体的生物性相联系,具有一定的情境性、即时性、冲动性和外显性。高级情感是与社会相联系的,又可称其为社会情感,它具有较强的稳定性、深刻性、持久性和内隐性。从 “地理课程标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具体规定看,热爱祖国的情感,热爱家乡的情感,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热爱自然环境的情感以及地理审美情趣是地理学科情感教育的基本内容组成,它们属于高级情感的范畴。
阅读卡片 道德感、美感、理智感 道德感指人对自己和别人的思想言论、行为举止是否符合社会道德标准而产生的情感体验。当自己或他人的言行符合道德规范时,对自己会产生自豪、自慰等情感,对他人会产生敬佩、羡慕、尊重等情感;当自己或他人的言行不符合道德规范时,对自己会产生自责、内疚等情感,对他人会产生厌恶、憎恨等情感。 理智感指人认识事物和探求真理的需要是否满足而产生的情感体验,如发现问题时的惊奇感,分析问题时的怀疑感,解决问题后的愉快感,对认识成果的坚信感等等。理智感常常与智力的愉悦感相联系。 美感指对客观事物或艺术作品是否符合社会道德标准而产生的情感体验。它是人对自然和社会生活的一种美的体验,如对优美的自然风景的欣赏,对良好社会品行的赞美。美感的产生受思想内容及个人审美标准的制约,丑陋的内涵冠以漂亮的外表也无法使品德高尚的人产生美感。而且,不同人的审美标准不同,会使不同个体的美感产生差异。 |
8.1.1.2 态 度
态度是主体对态度对象所持有的一种具有内在结构的相对稳定的心理倾向。在地理学习当中,态度主要表现为对待地理学习、对待自然、对待地理科学等的认识、喜恶与反应倾向。
一般认为,态度具有三种成分,即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行为倾向。
认知成分。它是指个人对态度对象的认识、理解与评价。它是态度的基础。例如,某同学认为地理对生活很有用,可以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疑难问题,学习地理很有趣。但他又认为地理有许多地名需要记忆,有些内容不像数学、物理那样有逻辑性等等。所有这些都是他对地理的认识、理解和评价,可以作为他对地理的态度的基础。
情感成分。它是指个人对态度对象的情感判断,起着接近或疏远的调节作用。它是态度的核心并和人们的行为紧密相连。例如,当学生认识到 “地理对于生活很有用”,这里就包含积极的感情成分。积极的感情成分会使学生产生肯定的态度,接近的倾向,从而喜欢地理。
行为倾向。它是指对个人态度对象的反应倾向,是行动之前的心理准备状态和动机,它制约着人们对某一事物的行为方向。例如,“我想学习地理”,从潜在性上说,表明了一个人持学习地理的肯定的心理倾向;“我不想学习地理”,从潜在性上说,表明了一个人对学习地理持否定的心理倾向。
阅读卡片 态度与情感、价值观的联系与区别 作为一个独立的心理学概念,态度与人的情感、价值观有密切关系,但又有重要区别。 态度和情感比较,态度是以认识为基础的,是一种评价性的、有理由的东西;而情感的产生只受人的需要状态的影响,是非理性的。态度的对象是具体的,是直接而稳定的内存定向系统;而情感则比较泛化,其对象指向一类事物,而非具体事物。 态度和价值观比较,价值观是人们按照自己所理解的重要性对事物进行评价与选择的标准,它是比态度更广泛、抽象的内在倾向。价值观没有直接的对象,也没有直接推动行为的动力特征。价值观对行为的作用是通过影响态度实现的。例如对知识的追求,对科学的尊重,对学习的渴望,都属于价值观念,它们都不是具体的态度。但是在它们的引导下,会产生相应的态度倾向。 ——陈会昌等?态度教育论的理论模式与实验探索? 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