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希贵:听课手记1(你侵占了学生的思维空间了吗?)
平等、民主,从学生的经验出发,这些我们什么时候已经把它们丢弃,又怎么把它们捡回来?
听语文课,学习生字词,遇到两种截然不同的做法。
首先是找出生字生词。一位老师是要学生按照课后的生字表找出课文中的生字词;而另一位老师则是要学生找出自己不熟悉的生字词。结果,第一个班级的学生找出的生字词是相同的,而第二个班级每一个学生有每一个学生不同的生字生词。
然后是记忆生字词。一位老师为学生想出了记忆的方法,要他们按照这些方法去记忆;而另一位老师则要求学生研究各自记忆生字词的方法。
其实,在这两个不同的做法背后,反映了两位老师不同的教学观。第一位老师关注的是生字生词,是教学内容,而第二位老师则目中有人,他更加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事实上,在新课程的理念下,教学过程不再是一个同步的思维过程,而是一个异步的、发散式的思维过程。不同的学生沿着不同的学习路径,完全可以建构出相同的结果。学习者获得知识的多少取决于学习者根据自身经验去建构有关知识的意义的能力,而不取决于学习者记忆和背诵教师讲授内容的能力。新的课程理念提倡一种更加开放的学习。对每一个个体来说,这种开放的学习在学习方法和学习结果上都可能是不同的。
我想起了课堂上一个有趣的细节,当老师要学生按照统一的方法记忆“蛙”字时,大家齐背老师早为之编好的口诀,不想一个学生忽地站起来,他的脸涨得通红:“老师,我妈叫夏永桂,‘桂’字换换偏旁就是‘蛙’字。”这下惹出事来了,老师还没回过神来,又有一些学生站出来,“老师,我爸爸书房里挂着一张画,画的就是青蛙和荷花,上面的‘蛙’字写得特好玩。”“老师,我奶奶说青蛙肉不能吃,你看它带着一个‘虫’字呢”……这些学生似乎在告诉老师,口诀是不需要再继续背下去了,我们记住了,但不是按照口诀记的。
知识是客观的,但是对于知识的理解和赋予它意义都是每个人自己决定的。事实上,学生正是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来构建对现实的理解的,或者,至少说是在解释现实的。他们的个人世界总是用他们自己的头脑创建的。由于他们的经验以及对经验的信念不同,于是他们对外界世界的理解也是各不相同的,所以我们的教学应该特别注意以学生原有的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为基础来构建新的知识。
我又想起了听小学一年级语文课时,发生在我身边的几个学生的争论。争论的焦点就是何谓“小池塘”也?争论的内容很简单,又很重要,因为“小池塘”正是课文的题目。,有的说,小池塘就是小河;有的说,不完全是小河,是河边;还有的学生显得神秘兮兮,说小池塘其实就是一种我们没有见过的东西。可惜,课已经上完了,学生只好留下这样一些本不该留下的知识遗憾。我翻了一下教材,其实,在这一课的前面,就是《雨点》一课,前两句就是“雨点落进池塘里,在池塘里睡觉”。我再往前翻,在“识字4”里,早就有这个“池塘”,而且是被列人生字表的。这就怪了,经过这么一些回合的折腾,我们的老师到底怎么啦,为何就是不把它教给学生?当我课下问老师的时候,老师显得很吃惊,他不相信学生竟然不知道“小池塘”为何物。我终于明白了,原来老师是以自己的经验来推测学生的,“小池塘”是江南话,对北方的学生来说,一个水湾而已,天天都可能见到的东西,一改称池塘,就云山雾罩起来。可是我们当老师的,站得太高了,以至于漠视了学生眼里的世界、心中的幻想,甚至于对他们身边一些真实的问题,我们也不曾认真地对待,我们脱离学生的世界太久了。
眼里没有学生的教育,还算是教育吗?忘记了学生的教师,当然就不能称之为教师。平等、民主,从学生的经验出发,这些我们什么时候已经把它们丢弃,又怎么把它们捡回来?
在备课的时候就该深思熟虑的事情。
一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三课是《小池塘》。
文章被认为是一篇美文。“春风姐姐轻轻吹了一口气,小池塘就醒来了。池塘里的水波一闪一闪的,像一只明亮的大眼睛。池塘边的芦苇长起来了,像长长的睫毛。”
课是从老师的朗诵开始的。读完第一段,老师在投影幕上展示了第一幅图片:“像明亮大眼睛”的小池塘,学生们一下子把目光全都集中在屏幕上,老师很高兴地问:“大家说,像不像明亮的大眼睛?“像!”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我一看,是下载的一幅照片,上面的池塘倒是不错,可周围长满了芦苇,几乎把池塘都给掩盖了。我担心老师再问下去,不出所料,“大家看池塘边的芦苇又像什么?”“像长长的睫毛!”其实答案早就有了,可我心里有点酸溜溜的。
课继续进行。还是老师的朗诵,“白云倒映在池塘里,像一群白鹅。太阳倒映在池塘里,像一只鲜红的气球。月牙倒映在池塘里,像一只弯弯的小船。星星倒映在池塘里,像许多闪亮的珍珠。”还是展示图片,这两幅图片是白云、太阳、月亮和星星倒映在水里的情景。跟上一幅图片不同,这两幅是老师自己制作的,看得出来,费了好大劲,漂亮倒是挺漂亮,可硬要把课文的描绘从图片中找出来,却未免有点牵强附会。不过,课照例还是按照原来的模式进行……
说实话,教师的基本功不错,课堂上的气氛挺热烈,字认识了,词语也学会了,课文中的答案也找到了,该解决的问题似乎也都解决了,可我似乎感到缺失的东西太多。
我突然想起了另一节语文课,那是一位下乡支教的老师在一个乡镇学校上的《难忘的泼水节》。文章写的是周总理在傣族参加泼水节活动的事。当讲到周总理穿着傣族的服装、背着象脚鼓走出来,全场欢呼的场面时,老师拿出了一盘录像带,说:“这个场面真是美极了,为了让大家更加了解当时的实际情景,老师带来了一盘录像带,你们想不想看?”“想看。”学生们兴奋不已,老师又说:“这是一盘独特的录像带,不用眼睛看,只能用心看。你们闭上眼睛,谁用心谁就能看到。”学生都闭起了眼睛,老师充满激情地朗诵着:“周总理穿上了傣族的服装……”朗诵把学生们带到了美妙的情景中,他们眼前出现了一幅幅美丽的画面。朗诵完了,老师问:“同学们看到了吗?”“看到了。”“看到了什么?”“周总理来了。”“同学们欢呼啊!”老师激励着大家。“周总理来了!周总理来了!”学生们开始欢呼了。老师又说:“有两个同学真的看到了,你们看,他们多么激动,挥着双臂高呼着。”全班同学都挥起了双臂高声地欢呼着。“周总理来了!”“周总理来了!”场面热烈极了,师生共同融入到了课文当中,教室的里里外外许多听课的老师、家长都流下了激动的泪水。老师接着又说,谁来把看到的情景描绘一下,立即站起来好几个学生,他们绘声绘色地,像真的见到了当时的场面一样。
我想起了新课程的目标:“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
可以肯定地说,学生大脑里构建的图画,并不一样,他们描绘的场面也各不相同,正如有多少个读者就有多少个哈姆雷特一样,有多少个学生就有多少个泼水节的场面。其实这一点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是不是在思考。在这样一个演练思维体操的黄金年龄,为学生扬起思维的风帆,插上思维的翅膀,才是教育者的天职。正因为没有泼水节场面的图片,才给我们的学生以想像的空间和思考的余地。
小池塘的图片有了,学生的思维活动却没了。
还是那句话,把思维的过程还给学生,这是你在备课的时候就该深思熟虑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