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要作法
1、探索和推广了“支部+协会”的运作模式。为了发扬党员互助精神,并体现基层党组织在关心帮扶困难党员中的主导作用,我们探索并推广了“支部+协会”的运作新模式,采取“支部组织,协会运作,党员参与,共同致富”的方式,参与其中广大党员充分发挥各自特长,为大家争取资金、传授技术、打开销路。各类专业协会中有三塘镇龙唤村的“瓜果协会”,栗江镇白石村的“香菇协会”,宝盖镇的“烟叶协会”,花桥镇的“物流协会”等。栗江镇白石村支部以“香菇协会”为依托,在镇党委的支持下,将协会会员扩大到全镇,目前,该镇有香菇协会会员2400多名,其中党员800余名,种植香菇3600多亩,其中党员种植香菇面积达1500余亩,已成为全市香菇生产的主要基地。该村党员贺向辉组建了“县绿贝生物有限公司”,优先提供困难党员培植土、肥料及技术,优先收购困难党员的产品,充当了困难党员致富坚强后盾。“支部+协会”的运作模式,不仅营造了党员互助的良好氛围,同时增强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内部活力。目前,全县建立各类专业协会50余个,协会会员达到4万余人,其中党员8000余人,带动了1万余户农户、近2000户党员家庭走上了致富路。
2、建立和完善和“设岗定责”的带富机制。在农村先富起来的党员中开展设岗定责工作,是我县近年来不断探索为困难党员提供帮助所进行的有益尝试。根据先富党员的个人特长,结合农业产业发展的实际需要,我们按照个人认岗、支部定岗、公示明岗三个步骤,对党员设立了经济发展咨询岗、市场信息采集岗、实用技术培训岗、科技种养示范岗等工作岗位,并采取加强业务培训、加强组织联系、开展述职考评等措施加强管理,促使这项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我县廖田镇青冲村党员刘念忠是该镇的烟叶种植大户,他被聘上科技种养示范岗后,他将技术毫无保留的向全村党员和群众传授,特别是对困难党员,他定期进行跟踪服务,对已经掌握种植技术的,采取资金支持和跟踪服务的方式进行帮助,带动该镇20多户困难党员发展烤烟生产,并基本脱贫致富。
3、巩固和强化了“结亲帮扶”的扶助措施。近年来,我县对特困党员进行“一对一”或“多对一”重点帮扶,持续开展“结亲帮扶”活动。特别是先进性教育活动开展以来,我县党员“结亲帮扶”措施进一步得到了巩固和强化。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共安排了176户特困户与县直机关党员进行“结亲帮扶”。县委要求机关党员要与这些特困户建立长期的亲戚往来关系,定期走访,并采取得力措施,帮助他们尽快脱贫。各单位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把“结亲帮扶”当作党员的党性实践活动,多次组织党员到帮扶对象家中进行走访,为特困户解决生产生活中的燃眉之急。如县编办3名党员与县云集镇3名困难党员结成帮扶对子,为了搞好今年的春耕,2月中旬,县编办3名党员分别对每个结亲帮扶对象送去了一套农技书籍,100斤尿素,100株苗木,15斤优质稻种子,帮助他们发展生产。为了解决困难党员小孩就学经费问题,我县在“结亲帮扶”的基础上,还开展了“捐资助学”活动,由机关党员与党员特困家庭学龄儿童进行结对帮扶,建立长期帮扶关系。2005年,我县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通过捐资助学,全县解决了386名困难学生的学杂费。
虽然我们采取了一些措施,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不可否认,在我县也还有一定数量的贫困党员。据统计,全县有特困党员220余人,贫困党员550余人,这些党员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一是年龄偏大、丧失劳动力而导致的困难党员。这部分党员年龄都在60岁以上,且70岁以上的占很大比例,他们已届风烛残年,丧失劳动力,生活缺少保障,生活十分困难,有的甚至处于一种无助的处境,只能在每年“七一”或春节期间领到各级党组织送去的微薄慰问金。二是缺技术、缺资金而导致的困难党员。有70%的困难党员只有小学文化,文化程度偏低,生产技术简单,收入低,生活维艰。种田沿用传统的那一套耕种方式,不敢大胆运用新的实用技术,遇到自然灾害,往往抗御能力低,望天兴叹。加之发展生产缺少资金,对生产基本上没有什么投入,金融部门也不愿意给予他们贷款,致使低投入、低产出现象严重。三是因病因灾而导致的困难党员。由于身患大病,以致劳动力弱,有的甚至丧失劳动力,只能是过一天算一天。同时,由于生活担子重,上有老,下有小,生活异常艰难。四是因企业下岗而导致的困难党员。由于原企业已停工或关闭,企业未发下岗费或生活补贴,造成生活无来源。有的年龄偏大缺少技术,外出务工没人要,靠政府微薄的救济度日。
二、几点建议
构建党内扶助机制,不仅可以激发广大党员的荣誉感、自豪感,同时,也可以提高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凝聚力、号召力、战斗力,进一步巩固党的基层政权。其根本目的就是让党员真正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头勤劳致富,带领广大人民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我们建议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既要“常抓”又要“齐抓”,建立帮扶体系
扶助贫困党员是一项经常性的工作,因而必须建立起长效的工作机制,形成常抓不懈、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为此,要实施“党员脱贫致富工程”,建立“多级帮扶体系”,开展帮扶活动,扶持贫困党员治穷致富。一是要实行定点联系制度,建立党内帮扶的责任机制。由县、乡镇、村三级党组织和党员定点联系1-2名贫困党员,实行结对帮扶,结对三年不变,并把帮扶人、帮扶目标、帮扶内容予以公示,并签定帮扶贫困党员目标责任书。二是实行定向培训制度,建立党内帮扶的扶智机制。通过举办专题培训班,对贫困党员进行重点培训,加强种养技术、市场经济知识培训,促使贫困党员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掌握农村实用技术。三是实行救济扶贫制度,建立党内帮扶的救助机制。可采用党费补助一点、行政支持一点、财政资助一点、党员捐助一点、社会募集一点的办法多渠道筹措帮扶资金,建立扶助基金。基金的帮扶方向有两种:一种是无偿救济,即每年的定期与不定期走访慰问,资金来源主要是基金的创收部分;另一种是有偿扶助,即利用基金以借贷形式扶助困难党员发展生产,实现滚动使用。坚持“党内帮困、有偿使用、两年还本、滚动利用”的扶贫原则,采取党员申报、组织考核、党支部或乡镇政府担保的办法,每年确定扶贫党员50名,重点进行帮扶。四是实行绩效奖惩制度,建立党内帮扶的互动机制。对当地有突出示范效应的脱贫致富的党员户予以表彰,并在资金、物质、技术等方面适当倾斜;对不与帮扶单位和人员配合的,给予批评和警告,并与党员民主评议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