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教案学案一体化的认识
学科教学是素质教育主战场,文化科学知识素养也是学生全面素质中的一个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并不意味着课堂教学重要性的降低,如果单纯以减少学科教学时间、牺牲或者降低学科教学质量的方法来培养学生其他方面的素质,那很可能是得不偿失,学校也会因此而承受来自社会、家庭甚至是学生本人的巨大压力。如果课业负担没有减少的情况下再增加其他的课程和活动,势必造成原有的教育活动抢占时间,从而进一步增加学生的负担。因此,我们认为,实施素质教育决不能忽视对课堂教学活动的研究,相反应该更加重视。在当前形势下对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不仅是进一步改进学科教学方法、提高和改善学科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也可促使我们重新审视课堂教学目标的设置,以使我们的课堂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真正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知识和技能体系。我们认为,学案是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之间的中介,借助学案改进现行的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地改进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模式,引导学生正确地确立学习目标和和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索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并能最终提高学习效率和教学效果。这些方面本身是学生素质的重要方面,也可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供时间上和空间上的保证。
二、教案学案一体化的基本内容。
随着现代认知心理学对学习策略研究的深入以及人们对学会学习或说“学会求知”的关注,中小学教育界也开始受到重视培养学生学习策略和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强调通过改进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实现对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近年来以各种“导学”名目出现的教学研究也不断面世,如“目标导学”,“目标导向教学”等。这些研究在实践中都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也引起了比较大的反响。但是从教学设计和教学目标的设置入手改造教学过程,实际上也没有完满地解决我们一开始提出的问题,它们尽管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但从教学模式来看,传统的以讲授主的教学模式并没有触动,因此学生在学习策略和学习方式上也没有显著的改变。还有一些以培养学生的自主性为目的的研究课题,也同样缺乏引导学生学习活动的新机制,缺乏实际操作性。有鉴于此,我们认为应该给学生提供一种帮助他们学习的工具和学习材料,以逐步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通过这种工具和材料,改善学生对教师教授内容的预期水平和注意状况,以使学生能通过自己的预习和复习等调节活动适应教师的课程的学习和教师的讲课内容。我们把这种学习工具和材料称为“教案学案一体化”。
(一)教案学案一体化的基本概念。
要搞清楚教案学案一体化的含义,首先要了解学案是什么。我们所说的学案是指教师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为指导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而编制的学习方案,学案也可以有学生参与,让学生与教师一起共同编写完成。而教案学案一休化是将教案与学案融为一体,实现教与学的有机整合。
根据这个定义,教案学案一体化绝不是教学内容的拷贝,也不仅是教师讲授要点的简单罗列,它一方面要帮助学生将新学的知识与已有的知识经验形成联结,为新知识的学习提供适当的附着点,另一方面也要对帮助学生对新学的知识进行多方面的加工,以利于学生形成更为牢固的知识体系,另外还要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新知识的方式方法。因此,教案学案实质上是教师用以帮助学生掌握教材内容、沟通学与教的桥梁,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建构知识能力的一种重要媒介,具有“导读、导听、导思、导做”的作用。简言之,教案学案一体化的作用就是不仅要成为沟通教与学之间的相互作用,还承担着引导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作用,也就是引导学生在预习、听课、复习和巩固过程确立和使用适当的学习目标和学习方法,这也可以说是当前人们极为重视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可以说是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学习的核心,它是一种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学生制定有效的学习计划和学习策略、调节和控制各种任务行为的创造性学习活动。这里的自主学习概念不仅强调了学生高级认知能力(元认知和自我监控)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也同时强调了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的自主控制,这就使得我们培养学生主体性的目标得到了极为具体的落实,这也是我们之所以要提出所谓的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根本原因。
教案学案一体化就是借助学案引发学生的自主学习以促使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的教学模式。在这个定义中,我们不仅规定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就是自主学习,也指出了学生知识获得的一般规律,就是知识不能通过被动灌输和传递获得,而必须通过学生主动、积极的建构实现。教师的教学实际上就是保证和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知识体系的建构。因此,学案不仅有着导学的作用,还有“导教”的功能。近年来有关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研究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我们对学习过程的认识,对自主性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和价值也有了很好的理论依托。这是我们研究教案学案一体化过程中逐渐认识到的,并已成了我们设计学案、进行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研究的重要理论基础。
教案学案一体化的提出也使我们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的认识更加深入了。长期以来,我们过去对学生主体性的理解一般是从师生关系的角度来进行的,或者笼统地理解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造成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地位一直在挤压着学生的主体性,过多地干预和介入学生自己的学习活动,所以这种理解不足以保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获得主体地位。所以,在没有具体教学机制保证的情况下,人们自然转而强调教师的教育教学技巧,但这也是难以彻底改变当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性缺乏的问题的。如“情景教学法”、“六步教学法”和“和谐教育”等,实际上也都存在着这个问题,就是过多地依靠教师的能力而缺乏有效的、容易仿效的机制。学案的提出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弥补这些缺陷,使主体性和自主性的培养得到教学过程结构的保证,也使教师的教学主导作用得到了有效而且有形的体现。
(二)教案学案的编制
设计和编制符合要求的学案是教案这案一体化的重要环节,也是本研究成败的一个关键。学案编制主要遵循三个统一的原则:(1)厘清教与学之间的关系,实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原则,努力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自学、自问、自做、自练的方法和机会,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增强对学习的兴趣。(2)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实现掌握知识(学会)与发展能力(会学)的统一,体现启发性原则,使学案成为学生掌握学科知识体系和学科学习方式的载体、教师教学的基本依据。(3)实现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的统一。学案的编写应该服从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实际需要,充分考虑和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能力和知识水平,使学案具有较大的弹性和适应性。
根据以上原则,我们对学案设计和编写提出一般的要求:首先是学案应该具备明确的学习目标,并与教师的教学目标相对应,突出学习重点和难点,使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都有明确的目标;第二,梳理知识结构体系,使学生能够明确意识到新旧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提供相关知识介绍和实践应用情况的介绍,促进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进行知识体系的主动建构,促使学生认识到所学知识本身的价值;或者通过创设一种特定的学习和问题情景,使学生懂得意识到所学知识在解决具体问题时的作用和价值;第三,提供适当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指导,促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同时要防止对学生思维的不当约束,促进学生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发展,引导学生的主动探索和积极思考;第四,提供检测学习效果的适当材料,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及时的反馈和评价,进一步明确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目的;第五,强调学案与一般教案和讲义的区别,也应该注意不能把学案写成类似学习辅导用书的模式。为此,我们不仅要求应该明确课程标准和教材知识的结构体系,而且还要求教师学习必要的教育和心理学理论,特别是有关认知心理学学习理论和教学设计理论、建构主义学习和教学理论,使教师在编写学案的过程中具备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的指导,增强学案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比如在许多理科学案中我们就设计了很多先行组织者的例子。
不同类型知识和不同课型的学案都应该有各自不同的特色。如程序性知识和陈述性知识、入门性知识和高级知识、新授课和单元复习课等等,均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因此在编制学案的过程中也应该体现出各自的特点。大体上来说,学案的编制主要按课时进行,与教师上课同步,适合于不同课型的教学需要;同时考虑学科性质和知识类型,采用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如抛锚式、支架式和随机进入式的设计方式来设计和编写学案。
(三)教案学案的具体内容
我校的学案包括以下内容:1、题头。2、课题及学时。3、学习目标。首先是知识目标,即学生学习后需要理解、了解、掌握的概念、公式、要点等。其次是情感目标,包括热爱文化课学习、以道德情操、审美趣味和个性发展目标。4、学法导学。包括课堂上学生重点要看的课文中的关键词句、图片等;学习方法、记忆方法、理解角度、理论运用等活动方式的指导及疑难问题的索引、提示等。这也是导学方案的核心部分,是对学生自我学习的重要指导。5、思维引导。使学生在学习知识体系的过程中领悟学法精髓,掌握思维方法,培养全面素质,达到会学的目标。这里一是要注重课堂教学的启发性。二是要注重教学主体的实践性,教师不能将思考的结果直接告诉学生,要强调学生自己主动积极思考。6、知识构建。形成个人的知识网络结色。7、知识链接。包括课前让学生通过网络、书籍等途径查找一些相关的知识,以拓展知识面。8、问题探究。首先是以填空的形式对本课时的基本线索、基础知识点、重要知识结构等高度概括,让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完成,从结构和细节上对所学内容有所了解;其次是对重点内容设计思考题,供学生在学习时思考,上课时老师再与学生一起讨论、分析,这个环节要充分体现教师的授课意图。9、分层次训练或练习。针对一个班学习成绩不同情况的同学来设计的专项练习题。分三个层次,A级(基础):结合本节课的内容,编写两到三个基础性强的综合性练习题,习题要体现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的理解,要求学生独自当堂完成。B级(中等):结合本节课内容,编写一到两个50%—70%的学生能当堂完成的综合性练习题,完不成的可在自习时间完成,习题要体现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的运用,可以要求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C级(拓展):结合本节内容,编排一到两个能让班内前10名学生做下来的综合性习题,体现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并能用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分析和解决问题,学生是否做可自己决定。10、纠错、释疑、小结。本栏目是空白,是在课堂上让学生填写的对上述讨论、练习等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或错误进行纠错,对一些疑问进行解释,以备以后查阅。11、课后反馈。学生可以通过小结来总结自己在本课时所学的知识,掌握的以后可定期复习巩固。尚有疑问的就要通过各种方式来解疑。12、格言警句。每个导学方案的最后可摘录或编写一条激励、启迪或警示性的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