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才队伍发展目标和举措
(一)党政人才队伍。发展目标是:到2015年,总量相对稳定,结构更加合理,专业化水平明显提高。全市党政人才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6年,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占90%,其中研究生学历达30%。主要举措是:按照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要求,以坚定理想信念、增强执政本领、提高领导科学发展能力为核心,以中高级领导干部和基层干部为重点,大力实施“党政人才能力提升计划”、“公务员能力培训计划”,构建理论教育、知识教育、党性教育和实践锻炼“四位一体”的干部培养教育机制,开展大规模干部教育培训,建设一支眼界宽善谋大事、思路宽善于创新、胸襟宽善聚人心的高素质党政人才队伍。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树立坚定信念、注重品行、科学发展、崇尚实干、重视基层、鼓励创新、群众公认的用人导向,完善公开选拔、竞争上岗、民主选举等选拔任用方式,科学构建党政人才实绩考评体系,完善从基层一线选拔党政人才制度,加强党政人才战略储备,疏通干部退出渠道,健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优胜劣汰机制。
(二)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发展目标是: 到2015年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总量达到20万人,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占80%,国际化人才总量达到3.5万人,国有企业领导人员通过市场化方式选聘的比例达到40%。主要举措是:围绕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集团,适应实施企业“走出去”战略的需要,在先进制造业、旅游、动漫等现代服务业领域,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世界眼光、市场开拓能力、现代经营管理水平和社会责任感的国际化、战略型企业家。采取组织选拔与市场化选聘相结合的方式选拔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紧密围绕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以提升企业经营管理者素质为重点,以培养优秀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为核心,通过实施“万名企业家素质提升计划”、“千名企业家海外培训工程”、“千名硕博高级人才培养工程”、万名职业经理人认证工程,推进企业经营管理者职业化进程,培养造就一支适应现代企业制度和市场经济要求、涵盖各行业、各所有制企业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懂法律、会经营、善管理、重诚信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
(三)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发展目标:人才总量继续增加,人才结构与经济结构基本适应,人才效能不断提升,集中力量培养造就一批位居世界科技前沿、在国内外具有较大影响的高级专家,打造一支规模宏大、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积极适应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要求。到2015年,专业技术人才总量超过55万人。主要举措:组织实施“领军型创新创业人才工程”、“产学研人才工程”、“高层次文化人才工程”、“高层次教育人才工程”和“高层次卫生人才工程”,进一步扩大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培养规模,提高专业技术人才创新能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依托国家和省市级研发中心、博士后创新基地等,推动高校、科研机构、大型企业联手组建人才集聚和培养基地。引导和鼓励科技企业加大对人才开发和技术创新的投入,引导企业依靠自主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围绕重大科技项目打造创新团队,在重点产业和重点区域构建人才集群,在装备制造、电子信息、软件、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和新医药等行业和专业形成全国一流专业技术人才聚集地。完善人才评价激励机制,健全人才市场体系,积极推进人才国际化。大力培养知识产权人才,加大知识产权保护,维护创新人才的合法权益。
(四)高技能人才队伍。发展目标:到2015年,高技能人才总量达到18万人,占技能人才总数的32%,高技能人才比例基本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形成与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格局。主要举措:围绕常州优先发展的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加快健全以提升职业素质和专业技能为核心,以技师和高级技师为重点,完善以企业行业为主体、职业院校为基础、学校教育与企业培养紧密联系、政府推动与社会支持相互结合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不断促进职业培训市场化、社会化,充分发挥社会各类培训资源的作用。继续加大技师学院建设力度,依托大型骨干企业(集团)、技师学院、高级技工学校,建设一批市级示范性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公共实训基地,逐步形成适应常州未来产业发展方向的职业培训总体布局。组织实施“高技能人才工程”,大力推进“千名企业首席技师培养计划”。推进技师考评制度改革,健全以实际动手能力为重点的高技能人才考核鉴定模式,逐步完善技能要素参与分配的有效形式和办法,规范高技能人才流动秩序,努力建设一支数量充足、门类齐全、梯次合理、素质优良的高技能人才队伍。
(五)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发展目标:到2015年,农村实用人才总量达12万人,其中,具有高技术等级证书人才占 5 %以上,中级技术等级证书人才占 10 %以上,每个行政村至少有8-10名示范带动能力强的带头人。培养和造就一支遍及乡村,有觉悟、懂科技、善创业的农村实用人才队伍。主要举措:按照“激活存量、扩大总量、提高素质、优化结构、完善机制”的工作目标,着力构建和完善现代农业专业农民人才教育培训体系,组织实施“现代农业人才工程”,推进“农村实用人才培育计划”,充分发挥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农村广播电视学校、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各类职业学校和培训机构、农业科研机构的主渠道作用,大规模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培训。鼓励和支持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牵头建立专业合作组织和农业企业。在创业培训、项目审批、信贷发放、土地使用等方面制定优惠政策,积极扶持农村实用人才创业兴业。充分发挥城市人才资源优势,探索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加大城区人才、智力对农村的支持,加大城区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优质资源对农村的服务,积极引导各类人才进入村镇基层工作。加大对农村实用人才的表彰激励和宣传力度,提高农村实用人才的社会地位。
(六)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发展目标:大力推进新社会组织和社会工作人才的职业化和专业化进程,培育和发展一批能够承载并促进人才发展的社会公益性民间组织,努力打造一支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中能发挥重要作用的社会工作者人才队伍。逐步形成“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主导推动、公众广泛参与”的人才发展新格局。到2015年,社会工作人才总量达2万人。主要举措:制定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紧密结合政府职能转变,加强社会工作岗位设置和开发工作,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和岗位开发力度。设立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专项资金,扶持民办社工机构发展,大力推进新社会组织人才队伍的职业化进程,重点培养城乡基层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领域专业化、职业化的社会工作人才。加大社会组织的培训力度,制定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教育培训规划,建设一批社会工作培训基地,探索建立贯穿高校专业教育、社工入职教育、社工继续教育各阶段衔接的教育培训体系。建立健全社会工作者登记制度、职业水平评价制度和考核评估制度。不断完善社会工作人才社会保障制度,落实薪酬待遇,形成以社工专业人才为引领、社工从业者为骨干、志愿者广泛参与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