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贯彻《扬州市关于鼓励和促进科技创新的若干政策》,为建设创新型城市提供强有力的体制保障。建立和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体系,全年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450亿元。健全社会化,网络化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以科技成果转化为着力点,促进技术研发和市场需求的对接,提高科技成果的产出效率;逐步改革高新技术风险投资基金的管理模式,使政府部门逐步从科技资源的配置主体转变为政策制订者,过程监督者和绩效评估者。
18,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健全义务教育投入保障机制,完善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建立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保障机制。开展学校规范收费创建活动,落实"一费制"改革,确保15%以上的学校达标。深化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全面推进教职员工全员聘用制和校长负责制。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发展职业教育,搞好远程教育,实施成人教育,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教育体系。大力推进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为目标的名校集团化战略,逐步实现优质教育资源普及化。深化办学体制改革,把社会办学纳入教育发展的总体规划,探索非义务教育阶段多元化投资办学的发展模式。
19,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贯彻国家和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相关文件精神,以建设"文化大市"为目标,研究制订全市文化体制改革的配套政策意见。进一步放开文化市场,降低准入门槛,吸引更多的民资,外资进入政策许可的文化产业领域,加快培育文化企业集团。对文化事业单位实行分类管理,积极稳妥地推进经营性文化单位的转企改制试点工作,加大对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的投入,优化文化产业资源配置,完善资产经营管理制度。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监管,健全规范有序的工作机制。
20,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按照国家和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要求,研究提出全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总体思路和政策意见。继续推进公立医院用人制度改革,引进社会资本兴办各类医疗机构,形成多种所有制医疗机构平等竞争的格局。进一步整顿药品生产秩序,推进药品流通体制改革,规范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办法,建立新的价格形成机制。大力推进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建设,扩大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覆盖面,提高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构建以便民,利民为基础的城乡医疗卫生体系。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强化医疗服务收费和药品供应监管体系建设,开展医院"规范收费"创建活动,制定和落实10种以上"单病种"限制收费办法,确保15%以上的医院达标,有效缓解困难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五,加快推进现代市场体系建设
21,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充分发挥资本市场作用,提高企业融资能力。年内完成宝胜股份再融资3亿元,实施扬农股份,联环药业再融资方案,争取长青农化,汇银家电等企业实现境内外上市,亚星客车实现复牌上市;推动宝胜电气,诚德钢管,扬锻集团等企业上市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培育牧羊集团,顺大半导体,双兔米业等20家以上上市后备企业。做好城建控股公司,琼花科创股份公司顺利发行企业债券申报工作。充分发挥全市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作用,组建创业投资公司,扶持上市后备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加快发展,促进企业做优做强。
22,规范土地市场建设。贯彻国家和省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通知精神,在完善经营性用地出让制度的基础上,全面推行工业用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制度,严格执行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统一公布制度;将土地出让金统一纳入财政预算内管理,明确土地出让金用途;改革征地补偿机制,实行片区价格制度;加强土地市场管理,实行城乡地籍管理一体化。
23,加强人才市场体系建设。探索营造人才资源社会化,市场化开发使用的政策环境。完善人才政策,健全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机制。按照管办分离,政事分开的原则,深化人才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加强人才市场科学管理和绩效评估机制。加大对人才中介机构法制化管理的力度,规范各类人才市场的服务行为,形成有利于各类人才合理配置,有序流动的市场机制。
24,推进资源型生产要素价格改革。通过市场化的手段,运用价格杠杆,从资源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出发,推进节水,节地,节能,促进资源节约使用和优化配置,重点完善土地,水,电,煤,油,气等紧缺资源的市场化价格机制。合理调整教育,卫生,文化以及垃圾处理和危险废物处置等公共服务价格,建立健全价格监督管理机制。研究制订环境资源有偿使用管理办法,不断完善生态补偿制度。
25,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积极培育信用主体,制定和完善诚信政府,诚信企业和诚信个人信用法规制度,建立信用监督体系和失信惩戒制度。深入开展各项专项整治活动,健全市场经济秩序综合治理长效机制,营造平等竞争,诚实守信,文明法治的市场环境。
六,加快推进分配制度与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26,深化劳动就业体制改革。建立城乡一体的市场就业机制,进一步落实鼓励就业和再就业的各项政策措施,通过推行灵活多样的就业方式,充分发挥社会力量,运用社会资源,鼓励弹性就业,灵活就业,劳务派遣,开发公益性就业岗位等,支持劳动者自谋职业,自主创业和组织起来再就业。进一步完善劳动用工制度改革,全面推行劳动合同制度,集体合同制度,建立健全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加大劳动纠纷监察力度,积极探索劳动争议处理有效方式。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加大财政,税收,工商和金融等部门的支持力度,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岗位培训,进一步规范城乡人力资源市场,推动人力资源市场和人才市场有机衔接,形成促进城乡统筹扩大就业的新机制。
27,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以提高职工收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加强劳动工资管理,完善企业职工最低工资保障和防止拖欠农民工工资的制度,全面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行业和工种参考工资公布制度,探索建立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收益分配的机制。从制度建设上,逐步规范垄断行业分配行为,加强对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资产经营公司的职务消费行为的监管。研究建立职工收入随企业效益增长而增长,公务员收入随经济增长而增长,离退休人员退休费随在职职工收入增长而增长的长效机制。
28,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城镇社会保险制度,大力推进以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医疗保险为重点各类社保的扩面工作,提高社会各类人群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参保率,确保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研究制订各种新型保障制度建设的途径和办法,构建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认真贯彻《扬州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管理办法》,积极筹措城市居民医疗统筹基金,确保市区居民基本医疗实现全覆盖。探索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建全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推行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实施农民工"平安计划",逐步建立与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相衔接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29,加快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建立健全以政府资助为主,社会资源共同参与的社会福利事业建设的机制,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做到应保尽保。同时,加大对特困人群医疗,教育,住房等专项救助力度,有效保障困难人群的基本生活和平等享受公共服务的权力。
七,切实加强对改革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
30,加强对改革工作组织领导。各部门要根据本《要点》进一步细化各项改革工作,制订推进改革的实施措施和时间步骤,确保年度各项改革工作任务的完成。各县(市,区)要根据本要点,结合实际,明确改革工作重点,精心组织实施,大力推进各项改革深入开展。
31,加强对改革工作统筹协调。完善市级经济体制改革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对改革方案和各项配套政策的研究制订,各级发改委要采取多种形式和有效措施,紧密跟踪各项改革进展情况,完善改革信息沟通机制,督促检查各项改革措施的落实,探索建立改革的绩效评估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