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大全
地理教学
地理科普
地理试题
地理课件
地理教案
地理学案
地理复习
地理图片
地理课本
地理书库
中国地图
世界地图
地理新闻
行政区划
小故事
作文素材
作文大全
范文大全
黑板报
手抄报

市技能人才状况调查报告(2)

时间:2013-01-04  归属:调查报告

  三、我市技能人才培养工作的一些基本措施

  建市以来尤其是全国和全省人才工作会议后,我市各地围绕提高劳动者素质,增强企业竞争力,开展了多种形式的职业培训。全市技能人才培养呈跳跃式发展,近十年来累计培训各类技术劳动者近23万人,获取职业资格证书22万多本,促进了全市社会经济的发展。

  (一)确立了技能人才的战略地位。2003年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后,技能人才纳入人才范畴。技能人才尤其是高级工以上的高技能人才培养纳入全市人才队伍建设的总体规划,成为人才强市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初步形成了党委政府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劳动保障部门统筹协调,有关部门分工负责,齐抓共管,形成合力,举全市之力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

  (二)初步建立了多元化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以全市5所技工学校为主体的公共职业技能培训平台建设得到了加强,民办培训机构发展进一步加快。技工学校、职业院校、民办培训机构以及行业、企业培训基地等各类技能培训机构基本在全市形成了网络化、层次化的培训体系。

  (三)技能人才成长“瓶颈”初步打通。技能劳动者评价和考核体系、技师社会化考核等机制基本建立,拓宽了高技能人才的成长通道。逐步打破资历、学历等条件限制,破格申报技师职业资格鉴定,进一步在企业探索改进高技能人才的评价方法,注重突出工作能力和业绩考核,使真才实学者脱颖而出。

  (四)初步建立了技能人才培养资金筹措机制。市财政设立了高技能人才培养专项资金,每年拿出一定的资金用于高技能人才培养。泰州市区以及泰兴、姜堰等地开征了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统筹资金,主要用于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五)出台了高技能人才激励政策。市委市政府专门制定了政策,实行政府购买技能人才培训成果,对作出突出贡献的高技能人才给予奖励,规定企业在聘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分别享受助工、工程师、高级工程师的同等待遇。许多企业也制定了激励政策,鼓励职工提升技能。例如泰丰泵业有限公司对在岗位练兵、技术比武中涌现出来的技能人才和“以师带徒”作出突出贡献者给予奖励,并成为单位首席职工;陵光集团对取得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的比照大专、本科、硕士研究生分别给予400元、600元、1000元的奖励。

  (六)开展技能竞赛,不拘一格选拔人才。出台了竞赛奖励政策,对市级竞赛前三名的选手,授予泰州市技术能手,符合条件的优秀选手免试申报技师、高级工等。近三年来,我局先后与教育局、总工会、团委、经贸委、交通局、建设局、环保局、公安局、电信公司、供电公司、人行泰州支行等部门和单位联合举办了60多场次的全市性技能竞赛,参赛职工6万多人次,200多人被授予市级荣誉称号,500多人取得高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

  (七)营造技能人才成长的社会舆论氛围。通过评优表彰,宣传“尊重劳动,崇尚技能”的观念。07年初召开了建市以来首次全市高技能人才会议,对评选出的10名泰州市突出贡献技师、20名泰州市技术能手进行了隆重表彰。2004年以来,全市共产生了26名省、市级突出贡献技师和高级技师,115名省、市级技术能手。

  四、全市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存在问题和原因分析

  地级泰州市组建以来,在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企业的重视下,我市技能人才培养工作得到长足发展,技能人才的总量规模不断扩大、结构层次有所改善、分布范围逐步扩散。但对比我市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产业变化趋势对技能人才的需求,不相适应性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主要表现在:

  (一) 技能结构与产业结构不相适应

  目前存在三个比较突出的矛盾:

  1、技能人才总量不足,技能人才尤其是高技能人才短缺,不适应市场需求。我市技能人才占整个从业人员的份额仅占34.32%,低于苏南40%,发达国家50%以上的标准。其中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比例为11%,低于全省12%的平均水平,远低于国内经济发达地区15—20%,发达国家30-40%的比例。以国家抽样调查“十五”期间企业对高级以上技能人才所占29%的需求测算,全市缺口45000多人。根据“十一五”人才规划,到2010年全市高技能人才所占比例达25%。以静态不变的现有技能人才总量计算,高技能人才需要达到63000多人,目前尚缺口49000多人。

  2、技能结构不适应产业结构调整需要。目前全市技能人才中初级工所占比例达到60%,高级工以上的比例仅为11%,技能结构呈现明显的“金字塔型”。而发达国家或发达地区较为合理的技能结构为“橄榄型”,即两头小,中间大,较能发挥技能人才组合效率作用。技能结构失衡,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经济进一步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

  3、新经济类和第三产业中技能人才比例偏低,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我市从业人员中新经济类和第三产业的人数占总数的52.84%,但技能人才仅占5-8%(抽样调查)。新经济类和第三产业内技能人才的比例约11%左右,与规模企业技能人才72.78%的比重相比相差甚远。在市场经济发育已基本成熟和第三产业快速发展的环境下,新经济类和第三产业技能人才的严重不足,将阻碍我市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二)技能人才经费投入与培养需求不相适应

  1、企业培训经费投入不足。企业是技能人才使用的主体,对技能人才的培训也应该承担主要责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企业应提取职工工资总额的2—2.5%作为职工教育经费,但目前我市企业提取比例只占1.67%,而且提取的经费存在严重的挪用现象,用于一线职工教育培训的费用只占46%,用于高技能人才培训的占16%。

  2、政府投入比例偏低。按国家政策规定投入职业教育的经费严重不足。直接用于技能人才培训的经费更少,市财政每年用于高技能人才培养专项资金仅仅数十万元。

  3、职教统筹经费征收不足。我市职教统筹经费开征较晚,而且目前全市仍有兴化、靖江两个地区无法开征这项经费,已开征的征缴总额每年不到500万元。而周边的无锡等市年征缴额2000多万元,为技能人才培养提供了充足的资金后盾。

加载更多内容...
  • 关键词:根据市要求工程工作调查报告技能人才状况状况人才技能
  • 上一篇:市再就业小额担保贷款工作调研报告
  • 下一篇:标准化管理工作“回头看”活动的报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