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你认为在目前的经济技术条件下,“海水西调”是一个可行的工程么?
霍有光:我认为从设计理论的角度上,工程是完全可行的。在具体施工环节上我并不是专家,但我在新疆召开的“海水西调”研讨会上听到了很多参加过“西气东输”的企业表示,“海水西调”从技术上和工程量上完全可行。
问:为什么选择渤海作为水源?
霍有光:西调渤海之水,利用沙漠盆地储存数百亿立方米的海水资源,实现蒸发降雨良性循环,可以说是改造沙漠生态环境并为北方间接补充淡水资源的一条有效途径。
渤海深入内陆,具有无法比拟的优势。首先,我的目的是固沙治旱,“南水北调”解决的是华北平原的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用水问题,不可能再有多余水量改造沙漠,而且用淡水改造沙漠也是非常奢侈的,渤海水则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是大自然给予我们最好的礼物。
另外,从距离、工程量和成本上考虑,八大沙漠中最重要的沙漠就是距离北京仅180公里的浑善达克沙地,它是造成华北地区沙尘暴的“罪魁祸首”,它离长江1000多公里,而离渤海仅400多公里,渤海是最近的适合水源。
问:“海水西调”的路线怎么安排?
霍有光:方案一是直指“沙尘暴腹地”浑善达克沙地,然后连接黄旗海,总线路为420公里,其中有240公里的输水平均每公里拔高3.54米。
方案二是想兼顾科尔沁沙地,实现北方八大沙漠的统一治理,但是总线路会延长到750公里,其中还有450公里的输水平均每公里要爬高2.11米,这对技术和成本的要求就非常高了。
最被看好的是方案三:从天津附近的渤海口取水,直接进入黄旗海,总调水路线为440公里,地势也比较平缓。然后由黄旗海—库布齐沙漠—毛乌素沙漠—腾格里沙漠—乌兰布和沙漠—巴丹吉林沙漠,走河西走廊戈壁滩,经疏勒河从东向西的自流进入塔克拉玛干沙漠东缘的罗布泊。同时,可以直接连接黄旗海和浑善达克沙地,实现七大沙漠的串联治理。
问:这个线路图与网上发布的路线图为何不一样?
霍有光:现在媒体上普遍使用的是中国地质大学陈昌礼教授的线路图,虽然我们观点一致,但是线路完全不同,大家都搞混了。
我们最大的区别是,陈昌礼的调水路线走的是中蒙边界的草原,我的调水路线走的是内陆沙漠。我认为要治理沙漠,就必然要把沙漠串联起来,沙漠底下的盆地可以蓄存海水,防止渗漏。但草原是会渗透海水、污染地下水的,沿线草原一旦被污染,后果就不堪设想。
问:有没有计算过成本投入是多少?需要多少年完成?
霍有光:在成本投入上我有个前期考虑,就是从天津附近的渤海口取水,通过管道分解提升到海拔1280米左右,每吨水升高1280米,耗电6.4度左右。但是,从海拔780米的罗布泊到海拔-150米的艾丁湖可获得930余米的落差,在这里做一个发电工程,就至少可以消减取水时所耗电能的一半以上。
至于完成时间,因为“引渤济锡”项目有望近期上马,所以有专家预测说6年内可以完成,但我认为“海水西调”需要大流量和持久性,需要以“接力棒”的方式调水,本着“量力而行,先近后远,各个击破,分期到位”的原则,用100年的时间恢复西北人工湿地。
问:“海水西调”的直接受益者是谁?
霍有光:通过“引渤济锡”项目的成本核算可以得出,通过引入海水淡化使用的方式平均每吨水的成本费是4元,而现在,当地煤化工生产煤气购入用水的价格是每吨12元,这当中还赚了8元钱差价。更重要的是水资源供给为石化产业、盐化产业、风电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必备推力。
“海水西调”还会带动基础设施投资,形成以人造海为依托的湿地,在湿地种植碱生、沙生植物就可以改良草场,还可以依靠生物工程,选育抗重碱、耐海水的优良品种,用植被覆盖裸露的沙漠,发展农业和畜牧业。人造海还可以形成当地降水,有利于飞播种草,大区域育草固沙,使流动沙丘逐渐变为半固定、固定沙丘,最终使沙漠变成绿洲。
“海水西调”将与河北、辽宁、内蒙古、陕西、宁夏、甘肃、新疆七省区息息相关,打个比方来说,环渤海地区是头,新疆是尾,沿线地区是身,一旦统筹战略实施,我国北部的一条巨龙就会腾飞。
问:“海水西调”如果发生沿途泄漏,造成水土污染怎么办?
霍有光:这是我解答的最多的问题,其实,由于沙漠底部存在盆地构造的隔离层,海水不会渗透流溢,造成水土污染,就像被装在盆里的水一样。
在这一点上,沙漠内的大量盐湖,还有青海湖已经做出了实证。青海湖的上游还在大量开采钾盐矿,但青海湖的下游就在正常使用淡水。因此,海水在沙漠中只会被蓄存,不会渗透污染。
而且,人造湖海中的养分可以被进一步利用,以沙漠的交界地带形成的湿地可以生长芦苇等衍生灌木,这在渤海沿线都是可以看到的。沙漠高温还可以增加海水蒸发量,形成区域降雨,缓解干旱,固定沙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