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首页
地理教学
地理科普
地理试题
地理课件
地理教案
地理学案
地理复习
地理图片
地理课本
地理书库
中国地图
世界地图
地理新闻
行政区划
小故事
作文素材
作文大全
范文大全
黑板报
手抄报
地理资料
中国旅游
世界各地

高举旗帜 科学发展:永保“一湖清水”(图)

时间:2010-01-30  归属:国内地理新闻

碧波万顷的鄱阳湖

  绿色生态,是最让江西人自豪的“第一品牌”。今天的江西,全省森林覆盖率高达60.05%,居全国第二;一至三类水质占全省总流量的76.8%;全省生态示范区的面积占江西省国土面积的57.3%;“十五”期间国家规划的11个重点生态功能保护区中,江西占了两个。

  鄱阳湖,犹如镶嵌在赣鄱大地的一颗璀璨明珠,吸引着世界的目光。不仅仅因为她是我国第一大淡水湖,至今保有面积达5100平方公里;不仅仅因为她是亚洲最大的淡水湿地,每年都要迎接南来北往的300多万羽候鸟;更重要的,她是我国五大淡水湖中水质最好的“一湖清水”,党和国家领导人殷殷嘱托:“保护鄱阳湖的生态环境,使鄱阳湖永远成为‘一湖清水’。”

  4月27日,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重大科技创新项目签约仪式在江西南昌举行。这次签约的重大科技创新项目共有5个,其中包括两个“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一个“十一五”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一个江西省重大科技项目和一个国际科技合作(中德)项目。

  绿色生态,寄托着4300万江西人民的生存发展梦想;治湖治江治山治贫,凝聚着一代又一代江西人的不懈努力。响亮地将“生态”与“经济区”嫁接,是一个全新的发展理念。而如何在建设绿色家园过程中实现脱贫致富,却是江西人民延续了半个多世纪的强省梦想。保护的不力,“发展”的失控,江西人是有过切肤之痛的。

  “‘一湖清水’确有苦涩往事。”江西省发改委主任姚木根回忆说,由于人口快速增长以及人为的毁林开荒、围湖造田等原因,鄱阳湖流域一度出现水土流失、土壤退化、河道淤积、湿地面积减少等生态环境恶化问题,造成湖泊功能下降、生物资源衰减、水旱灾害频繁。作为农业大省,靠天吃饭的农民因灾害频繁而生活水平低下。

  江西省发改委规划处处长赖南京是“红都”瑞金人。至今他都记得小时候读书,每天都要到“很远的地方砍柴,附近的山头光秃秃的,连树根都被挖出来当柴烧了。砍柴砍到了几十里地以外。”

  为从根本上打破贫穷与生态环境之间的恶恶相报,早在1983年,江西省开始实施“山江湖开发治理工程”。江西境内赣、抚、饶、信、修五大河流汇入鄱阳湖后注入长江,正常年份流入长江的水量达1460亿立方米,超过黄河、淮河和海河三河的(入海量的)总流量,是长江水流名副其实的调节器,水量和水质直接关系到长江中下游地区乃至全国生态安全、粮食安全和用水安全。山江湖工程是鄱阳湖和流入该湖的赣、抚、信、饶、修五大河流及其流域开发治理工程的简称,涉及全省国土面积的97%。遵循“治湖必治江、治江必治山、治山必治贫”这一全新的生态修复和发展模式,江西省通过20余年的山江湖开发治理工程,实施“灭荒”造林、“山上再造”和“跨世纪绿色工程”三大战役,穷山恶水换了新颜,森林覆盖率增长近1倍,水土流失面积下降近2/3,鄱阳湖湖体面积增加40%多,直接带动500余万贫困人口脱贫。

  在实施山江湖工程的过程中,江西省先后建立和推广了一大批科学发展模式:小流域综合开发治理模式、红壤丘陵立体开发模式、“猪—沼—果”生态农业系列模式、生态农业和绿色食品系列模式等等。同时,全省先后实施了一系列生态经济重大工程:赣中南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生态示范区和自然保护区建设、移民建镇工程和工业、农业、社会发展等领域可持续发展试验区建设等等。

  “‘山江湖工程’成为全球生态恢复和扶贫攻坚的典范,由于在理念上符合生态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时代潮流,在国内外产生重大影响。”江西省科技厅副厅长、山江湖办主任王晓鸿说。

  鄱阳湖的保护和治理,凝结着一代又一代江西人民的艰苦努力和心血,承载着江西人太多的希望。

  山清则水秀。据对近50年来鄱阳湖湿地变化做的系统分析显示,鄱阳湖整个大流域水土流失面积由4.62万平方公里减少到3.35万平方公里,平均进入鄱阳湖泥沙量由2406.3万吨减少到1409万吨。

  “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是中国履行环境责任的重要证明,对国家甚至对世界都将产生积极的贡献。”

  “一湖清水”并非高枕无忧。进入新世纪,鄱阳湖面临越来越大的环境压力。

  压力,来自两个方面:

  其一,长江持续低水位导致湿地面积缩小、生物及越冬候鸟数量减少。更发人深省的是,2007年,由于干旱和长江上游来水减少,鄱阳湖水位突破了历史最低点——这个国内最大的淡水湖,那时还不到50平方公里,湖面不足其最宽时的1%!

  其二,环湖地区群众的生存需求和各取所需的发展冲动。

  严峻的事实证明:环鄱阳湖地区要成为江西省最具开发潜力和对全省经济最具带动作用的区域,必须在加快经济发展和保持“一湖清水”之间找到新的平衡点。

  根据中央统一部署,江西省成为全国3个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试点省份之一。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如何破解发展难题、创新体制机制、推动科学发展,这些成为江西省委新一届班子思考最多的问题。

  为了“一湖清水”的嘱托和梦想,去年年底以来,省委主要领导同志马不停蹄地走遍了环鄱阳湖的市县,连续召开多次省委扩大会议和专家咨询会,广泛征求意见,在“一流生态”的基础上,努力探求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新支点。

  与当年江西举全省之力实施“山江湖工程”所不同的是,站在新起点上的江西,面临的是在经济全球化大格局下谋求科学发展的新课题。如何利用“绿水青山”的生态优势,探索一条适合省情的工业化、城市化之路?如何让来之不易的“绿色生态”,肩负富民兴赣、在中部地区崛起的重任?这些都是前无古人的新课题,不仅需要大胆创新构想,更需要“敢为天下先”的实践勇气。

  自上世纪90年代初设想构筑“南(昌)九(江)工业走廊”起,环鄱阳湖地区如何加快发展,成为江西省委、省政府及民众热议的战略焦点,构建“昌九经济带”,建立“环鄱阳湖城市群”、“环鄱阳湖经济圈”等构想不绝于耳。

  “要从保护生态入手,再延伸到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既保住‘一湖清水’,又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快速发展。”深思熟虑后,新一届江西省委、省政府表态了。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江西省委、省政府主要班子成员和有关厅局领导,先后拜访中央有关部委、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和社科院,求贤问策。让江西省领导高兴的是,他们拜访的所有专家学者都认为,将“生态”与“经济”统筹起来是一种大胆创新,江西建设“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构想,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切合江西省情。

  “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是中国履行环境责任的重要证明,对国家甚至对世界都将产生积极的贡献。”中国工程院院长徐匡迪院士对来访的江西省委、省政府负责人说。

  “我们要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保护和开发相结合,坚定地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加强立法,使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成为生态优美、经济快速发展、产业层次较高、城乡协调发展的功能区。”

  “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抓住了江西今后发展的‘牛鼻子’。”江西省社科院院长傅修延教授说,“别以为不去搞工业、不去推动经济发展就能把生态保护好,江西水土流失问题始于宋代,说明被动防守是守不住的。‘山江湖工程’的成功实践证明,只有老百姓富裕了,简单的‘靠山吃山’的生活方式改变了,经济发展真正转变到依靠科技进步上来了,江河才能永保清澈。”

  构想中的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就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发挥环鄱阳湖区生态环境优势,着力构建科学发展的生态经济体系、永续利用的自然资源保障体系、城乡协调的人居环境体系、丰富多彩的生态文化体系、繁荣稳定的生态社会体系,倡导绿色消费,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确保鄱阳湖水质和环鄱阳湖城市空气环境质量按功能区达到国家标准,保持“一湖清水”目标,确保长江中下游生态安全。力争经过15—20年的努力,把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成为生态优良、经济发达、城乡协调、生活富裕,生态文明与经济发展高度统一,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经济区,成为全省乃至全国有重要影响的生态文明示范区、新型产业集聚区、改革开放前沿区、城乡协调先行区和江西崛起带动区。

  “中部其他国家级试验区是靠经济纽带凝成的板块。我们在发展过程中,把生态放在前面,同时要按照科学发展观来发展我们的优势产业,实现生态文明和经济文明高度融合。”王晓鸿说。

  “建立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就是保护‘一湖清水’,这是对子孙后代负责付诸实际的行动。”江西省省长吴新雄说,“这要求江西建立生态文明、经济文明高度统一的长效机制。从立法到政绩观,包括一票否决制、领导责任制,进行系统的长效管理,从而使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能够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推进。”

  目前,江西省正紧锣密鼓开展“三带”、“四区”的规划建设。所谓“三带”,就是在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优先规划建设生态保护带、生态恢复带和生态控制带。所谓“四区”,即按照形成主体功能区的要求,划分禁止开发区、限制开发区、优化开发区和重点开发区。

  “历届省委省政府的不懈探索与努力,为绿色生态江西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新一届省委省政府牢记中央领导同志的嘱托,自觉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调研,集思广益,作出建设‘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战略构想顺应民意,符合时代潮流。”江西省发展改革委主任姚木根感触很深。

  春天播种着希望。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一个有着“一流的水质、一流的空气、一流的生态、一流的人居环境”,经济发达、高度文明的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必将给世人带来新的惊喜。山川秀美的江西也将为中国乃至世界的生态文明作出新的历史性贡献。

    加载更多内容...
  • 关键词:科学发展高举旗帜永保一湖清水
  • 上一篇:三峡工程今夏将基本建成 历时14年
  • 下一篇:背景资料:四川阿坝州汶川县情概况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