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寒潮分类
气象台站一般用日平均温度降温与温度日负距平表示寒潮的强度。就单站情况来说,当过程降温超过10℃,日温负距平超过5℃称寒潮。过程降温在8℃—9℃间,而日温负距平在3℃—5℃称强冷空气活动。过程降温在5℃—7℃,日温距平在3℃以下的称一般冷空气活动。
对大范围说来,全国划分为西北、东北、华北(包括黄、淮海平原)、长江、华南五区。每区的3/5站点有冷空气活动,人们以多数站点所达到的强度以确定其寒潮或冷空气活动级别。同时还根据冷空气影响我国范围的大小,分为全国类、北方类与南方类三种。当一次冷空气影响2个或更多区(但需包括长江及任一北方区),称全国类。北方与南方类视其所影响的区确定。
表6—1是1951—1990年各区寒潮与强冷空气活动次数。可以看出,东北是频次最大的地区,华北次之,华南最少。
全国类寒潮与强冷空气活动40年中有228次,占总次数的46%。北方类有203次,占41%。南方类有59次,占12%。
(二)寒潮与强冷空气活动的时间变化
在冬半年各月中,3月与10—11月是寒潮与强冷空气活动最活跃,也是灾害最严重的时期。各种冷冻害在这两个时期最为严重。
各年之间寒潮与强冷空气出现的次数也相差很大。1968—1969年冬出现各类寒潮9次,是频次最高的年份。这一年还出现8次强冷空气活动。1972—1973年和1974—1975年两个冬半年各只有寒潮2次,强冷空气4次,是冷空气活动最少的年份。
表6—2是每10年各类寒潮的次数。可以看出,从1951—1959年以后寒潮的总趋势是在持续减少的。这同这一时期全球增温的趋势是一致的。
(三)寒潮路径
我国的寒潮与冷空气活动主要来自北方大陆与冰雪洋面。它一般有以下三类路径:
偏西类,从西伯利亚西部和中亚北部经新疆和蒙古高原向日本海及东海北部移动。
偏北类,从泰米尔半岛及附近地区,经蒙古高原向我国南方移动。
东北类,从西伯利亚东部经日本海或我国东北向我国东部沿海侵入。
这三类路径又因地理位置的差别而有各种分支路径。每次寒潮经过都有降温、升压和冷锋活动,故它的路径可以根据变温中心、变压中心和冷锋的移动确定。
寒潮到达时一般有大风、降温,有时也有雨雪天气。寒潮过去后,由于冷高压到来,大风与降水天气也随之结束。这时的夜间最低温度达到最低,以后逐渐升温。冬半年我国天气主要随着冷空气活动而呈周期性波动变化。我国长江流域上空常有从孟加拉湾来的暖湿气流,所以也往往在冷空气到来后,形成连绵的阴雨天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