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需要而且可能逐步提高对洪水的控制能力,这是历史发展所证实了的。这是问题的一个方面。但是,近年来世界主要洪水国家的水灾淹没面积都没有因此显著地减少,水灾损失的绝对值反而在不断增加,这是问题的另一个方面。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大江大河的治理,形成了相当规模的防洪能力。但是1991年夏季的大水,仍旧造成了3.1亿亩农田受灾,倒塌房屋300万间,死亡2295人,经济损失685亿元的巨大灾害。这不能不引起我们对水灾和减灾途径的进一步思考。
怎样进一步减轻洪水灾害,我们从以下四方面进行讨论。
(一)充分认识水利建设的战略地位
造物主赋予中华民族生存发展以众多的江河湖泊。自有文字记载以来,中华民族在改造江河的斗争中创造了灿烂的文化,与此同时,江河也带来了数不清的洪水灾害。以黄河为例,自公元前502年到1938年的2540年中,黄河决口泛滥的年份有543年,决溢次数达1590余次,成为中华民族的忧患。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提高,我国的洪水灾害能否被有效地减轻?
水利建设是制约水旱灾害发生的手段。新中国成立40年来所兴建的水利工程,在1991年的江淮抗洪斗争中发挥的巨大作用就是明证。这一年全国江河的骨干堤防没有一处决口,没有一座水库垮坝,重点工矿企业和铁路干线保住了。水灾损失的80%以上是涝灾引起的,洪水泛滥被有效地控制了。但是,我国许多大江大河尚未得到根本治理,防洪标准偏低,目前工程防洪能力一般只能防御10-20年一遇的常发性洪水,不能满足迅速发展的国民经济建设以及社会稳定发展的需要。尤其是大江大河中下游平原,经济发达,人口稠密,洪水威胁始终是心腹之患,大江大河一旦出事,势必严重影响国家建设的总体部署。因此,我们应该制定一个适合我国自然条件和社会需要的合理的防洪标准,加速兴建一批保护重要地区的骨干防洪工程。
近年来的几次大水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如今水利不仅是农业的命脉,而且是工业发展和城市繁荣的前提,是能源、交通发展的重要条件,是完善生态环境的基本因素。总之,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随着经济的发展,水利建设必须相应发展。否则,经济发展越快就越不稳定,遇上大灾,损失也越大。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建国以来,有鉴于我国水旱灾害的严重威胁,政府在国民经济基本建设投资上,对水利作了重点安排。历年累计总投资超过1000亿元。其中1953-1988年的35年间,水利基本建设投资已近668亿元,占同期全国基建总额的4.5%。在水利基建投资中属于防洪效益的约300亿元,而同期所取得的减灾效益却高达3000亿元,防洪投资是巨大的,但它产生的效益却有十倍的增长。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不仅应从经济效益,而且必须从人口、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高度,重新认识水利建设的重要性,进一步加快大江大河的综合治理。
此外,控制洪水能力提高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繁衍,人们对防洪工程所能保护的范围和保护的程度又提出更高的要求。事实说明,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中,防洪是一项艰巨和持久的斗争。这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事实。中华民族有必要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水患意识,树立长期防洪减灾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