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启发学生的思维和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思维是由问题开始的,在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和学习的主动积极性,让学生用自己的思考来寻求了解,发现要点,获得知识。知识的掌握是要通过一系列的认识活动来实现的,因此,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是知识理解的一个重要前提条件。教学经验表明,当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兴趣,意识到其重要性,并进入一种积极进取、高度聚精会神的状态,对所学材料进行深入分析、加工时,知识的理解效果最好。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启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从而调动起学习的积极性。
(四)扩大关键特征
实验研究和教学经验证明,概念的关键特征越明显,学习越容易;无关特征越多、越明显,学习越难。因此,在概念教学中,可以采用扩大有关特征(定义的特征)的方法,促进概念的学习。扩大关键特征可采用实物直观、模象直观、挂图、电影、幻灯等手段,使关键特征明显化,从而使获得的概念精确化。
五、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一)激发兴趣
兴趣是成就事业的沃土。古今中外的名家无不对自己的事业有强烈的兴趣,而且多从少年时代起就有自己的兴趣。达尔文青少年时期便对搜集植物标本、采掘生物化石等活动兴趣浓烈。哥白尼在孩童时就爱上了天空,尽管他后来按别人的意志获得了医学桂冠,却从未忘怀自己的星座,最后仍凭自己的选择在天文学上建树了丰碑。诗人歌德在父亲的选定下获得法学学位,后来仍将深情献给了自己酷爱的文学。我国的鲁迅和郭沫若也都是如此。他们都凭自己的兴趣成为社会科学界和文坛上的巨星。
兴趣是学生学习和发展思维能力的巨大推动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激起积极性,这不仅直接促成学习质量的提高,还将影响其潜在素质和能力的发挥,成为一生事业的起点。有兴趣,才能全神贯注,积极思维。它促使学生去追求知识,克服困难,探索科学的奥秘。有了兴趣,学习对学生来说,就不是负担而是执着的追求,兴趣就像磁石一样吸引住他们。有了兴趣,就会产生求知的欲望。科学小勇士谢彦波读了一本又一本的《十万个为什么》,感到世界是无穷的,对科学知识有着强烈的兴趣,因而打开了求知的心扉。所以,教师要善于点燃学生纯真的好奇心的火焰,启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变“老师要我学”为“我自己要学”和“我爱学”。从小培养学习兴趣,将使学生终生受益不尽。所以教师要尊重、爱护和善于发现学生的兴趣,要把诱发和培养兴趣当做自己的重要职责。
怎样激发学生的兴趣呢?学生的最佳学习状态出现在他们对学习内容最有兴趣的时候,教师要争取在学生学习情绪处于最高潮时讲完新课,然后再进行多样性、趣味性的练习;兴趣又是和创造性的欢乐紧紧相连的,要把教学过程组织成师生共同的创造性的活动;有经验的教师,经常在教学过程中有意地创设各种问题的情境,设置一定的困难,运用一定的方法,使学生跳起来,摘桃子吃,把知识学到手;生动活泼的教学内容,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简明通俗的教学语言,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让学生了解学习的成绩和学习的社会意义都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发展学生的直觉思维
直觉思维是指没有经过深思,迅速地对问题作出答案,作出合理的猜测或判断的思维。或者说是在百思不解时突然领悟到的思维。直觉思维与逻辑思维不同,逻辑思维是经过一步一步分析,作出科学的结论;直觉思维是很快领悟到的一些猜想。例如文学艺术家的灵感,科学家对难题的猜想和顿悟,理论家的忽然贯通,都是直觉思维的表现。图22都是可以通过直觉思维来解答的。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直觉思维,有时表现为提出怪问题,有时表现为猜题,有时表现为一种应急性回答,有时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