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一向对青藏高原的研究非常重视,曾几次组织青藏高原科学考察试验,发现了一些事实,无疑这些发现和认识对提高天气预报水平是有益的。青藏高原可达到对流层中部500hPa高度,它近似以椭圆形的下边界位于大气的底部,又位于中纬带西风气流中。它的存在使西风气流发生变化,并出现绕流和爬流两种运动(这里我们不讨论爬流)。作为一种类比的流体物理实验(如图3.24a),我们来考察一个半径为L的球,放在一个流速为u的粘性流体中发生的绕流情况,若流体的粘性系数为γ,流体的Reynolds数定义为Re=uL/γ。如图3.24a所示,当Re较小时,球后部的运动可看成是定常的。当Re超过一临界值时,运动就变成周期性的。当Re再高时,运动成为周期运动的Karman涡列。最后,Re再高就变成湍流运动。
在欧亚天气图上,我们常常看到在青藏高原的背风一侧有介于图3.24中周期解和Karman涡列之间的波动流型出现。高原的水平尺度L是不变的,大气粘性系统γ也可以看作不随时间而变化,因此,引起大气中绕高原运动的Reynolds数变化的是西风风速u。随着季节变化,在7、8、9三个月,副热带急流位置随西风带北移,高原西侧(上游)的西风强度减弱,于是Reynolds数较小,高原背风一侧的涡旋较少。在隆冬,东亚受西伯利亚冷高压控制,气流不是由西向东,而是在高原东侧由西北、北或东北向南,在高原南侧又进入到了低纬东风带中,所以高原东侧较少有扰动涡旋出现。但在春夏季2~6月份和秋季10~11月份,副热带的西风气流正沿着青藏高原所在的纬圈,大气Reynolds数较大,在高原的东北侧形成小高压,称为兰州高压(或河套高压),而在高原的西南侧形成的低压称为西南涡(如图3.24b)。于是在高原的东北侧和东南侧形成了两种不同的天气和气候,兰州附近的天气晴空少雨,而川西南的气候湿润多雨。注意图3.24b中所示,在西南涡的东南侧有一支西南气流,东北侧有一支西北气流,这两支气流是高原阻碍形成的大尺度绕流,其中南支气流可以将孟加拉湾的暖湿空气输送到高原的东测,北支气流可以将北方的冷空气送到高原的东侧,于是在高原地形的东侧低层大气中形成一条浅薄的锋面。当南北两支气流相当时可以形成准静止的浅层锋面,在地面天气图上有一条静止锋。这条锋面的建立和南北移动对中国雨带的移动有着直接的关系,我们有必要详加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