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聚落和城镇
第一节 农业聚落
一、黎族的村庄
五指山黎族聚居区,纯为农村性质,村落中无商业点(汉商除外)。在山地平坡上,种上椰林,林间分散建立10栋、20栋船形屋,四周有时用簕竹林围绕,只余一些通路。家屋分散无序,但大小相若,并有小块田园,栽种些果木、蔬菜,或种吉贝(棉花)。近期多有牛栏,因高栏屋多已不再兴建。但在有谷仓的地方,仍可见干栏式高架仓架。当地美孚族村庄较大,村中房子多达3~40座;岐族村落规模较小,房屋少至4~6间。房屋保护性建筑有木门或竹门,有枪眼。内山地区则不重视,表示长期安定。清洁程度、果木多少否、蔬菜多少,视各村富裕程度和人口多少而异。
村子选地一般和农田相距不远,如果远时,则要在农田上建上小屋,临时居住。
村落景观的变化表现为受汉族的影响。如在五指山周围地点,即村庄每建有围墙、村门等汉式建筑,近代生活日好,水泥钢筋的小洋房也在农村兴建。这就和汉区农村情况一样,不论黎族、汉族,都为西方文化体系所影响。现代小洋房式建筑也和城市建筑一样,即城乡文化有趋于统一的趋向。
二、珠江三角洲广府人农村
珠江三角洲是富庶的农业区,现代化的“三高农业”已使农村的房子、村庄建筑起了巨大的变化。例如,传统的汉式封建时代的老房子已逐渐被西式洋房所代替,主要是建筑材料改用钢筋水泥,故房子可高达3~4层以上。式样则按屋主构思兴建,而不按传统“三间两廊”方式兴建,即农村已向城市化发展。
但是,就广大农村而言,大部分仍保留传统“三间两廊”屋式和“街巷”式聚落结构。兹介绍如下。
珠江三角洲大部分是约千年前宋代梅岭南迁的珠玑巷迁民开辟的,故把江南先进水田耕作方法和筑堤防洪的技术带来,加上又带来仕族的财产和众多的熟练农民,故很快就在三角洲荒坦、水坦开辟水田,发展起来。再加上三角洲向海发展,新沙田不断淤积成陆,形成大片肥沃荒坦,俗名“沙田”,使垦荒者很易成为小地主,故人口繁衍,村落成立。同时也把中原“正堂屋”式,移建开村,即把“正堂屋”再加上两边廊而成一座小家庭舒适的小房子。
“正堂屋”即华北各地的农民房屋,由三个开间构成,中为“正厅”,两侧为“房室”,共三间,呈长方形,位置多作南北向。大门开在正厅南面,房门开向正厅,一个或两个。窗开在墙壁高处,或不开窗,以利防卫。墙基、门框一般用石材建成,其余用坭砖或青砖,面积约为80~100平方米大小,亦视财力而定。一般客厅深5米,宽4米(17坑计),厅两侧房间宽3米,厅前天井宽5米,深3米,天井两旁有廊,长3~4米,开有门外通。天井前面无门,有建“下朝”,宽3~4米。全屋称为“三间两廊”,家家如此,排列整齐,有学者称为“纵列式村庄”(梁溥师的观点)。
屋内功能划分是大厅放农具或客厅,后面或有间成一小房的,上有神阁,称“神后房”,两侧睡房为主人或子女居住。子女长大成家即要另建新屋,一般建在原房屋的两侧或后方(一般长子多建于侧面,因有二廊的门,隔巷相通,两屋之间,即为街巷)。睡房采光多在正梁下2米处开50厘米×20厘米石框小窗。并多在房内建楼阁,比大厅后楼阁还大,用以贮物。因房顶较高,故建一层矮楼阁是可以的。屋檐高4~5米。
建筑材料一般用青砖石料,门框石料多用花岗岩,只有在红层区才用红粉石,屋顶用烧瓦,木梁、桁用杉木,取其轻、坚、防蛀、直等优点。屋顶常有镬耳状隔火墙,称“镬耳屋”,多属清代建筑。古代多用红砂岩(明代盛行,因明代开国朱洪武倡用云云),泥砖、蚝壳墙亦有,多为明、清建筑,亦有泥舂墙老屋,厚达50~70厘米,泥土多混杂石灰,亦有外砌青砖,内为舂墙的,厚约40厘米,称“金包银”,外观较美。砖墙据财力不同有一层、二层、三层之分,称单隅,两隅、三隅。可防水灾,淹水时不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