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身起源,据抱由老人口传为“兄妹联婚”说。洪水时一男人抓着舂臼岭(尖峰岭区),一女抓住保秀岭(乐东东北)。水退后,二人结婚生子女二人,长大叫他们找对象,因人已死光,找不到对象,故父母出计,叫儿子扎髻,女儿文面,使互相认不出。并告儿子说:“如见女子自眼角至口角有双线纹面,下颌纹中空处有三点星的,即可婚。”又告知女儿:“如遇男子结髻在前,即可为夫。”于是兄妹二人结婚,生下8男8女。
以后作父母的效法自己去教儿女,各自按结髻形状(男)和纹面(女)形状去寻对象结婚。并告知子女如下图形可结婚。
(1)告子遇女由眼角到鼻文纹,领带一圈,内串小圈,即可婚。告女遇男后髻,吊前便合,二人会于万洋(阳)是为岐族,不用返家。今分散保亭、白沙一带。
(2)由颧两线至口的文纹,穿长裙,即合。男前髻,大前(包阳布)即合。男女汇于崖县海边,今称侾黎。
(3)女胸有两条大线,面纹多条,胸密点到脐,脚也有文,穿长裙,即合。男剃头留顶,小髻在后,穿短裙,即今美孚黎。
(4)女二线文面,下颌有四星,短裙不及膝,即合。男前髻,包阳布前小后大,相遇于万冲,今为生铁黎。
(5)女文面二线,伸及肩部以下,下颌有四星,穿短裙,不及膝,即合。男前髻,衣长及膝,遇于自强,即今自强黎。
(6)女文面由眼弯至口,下颌四星,并由耳底至颈及肩,不文手足,裙及膝,头戴铁环,遇于头塘,成老忽黎(即古书上的罗忽黎)。
(7)女文面二纹,下颌四星,亦有圆形,亦文手,不文足,衣后绣花,裙不及膝。衣前长后短。男前髻,髻矮垂向后,穿后大三角裤。遇于抱由,即今抱由黎。
(8)女年幼少,跟祖父母居千家,长大后为婚,不用文面,即今三星少文面之故云。
从上传说可见,生黎中各文身图式早已不同,和本人采得图式吻合。如抱由重文手,老忽(即罗忽)文面用弧线,今头塘(图塘)仍如此。生铁黎文面、美孚黎文胸、岐黎文面亦与今天同(据作者采得图式对照)。
从上面抱由老人传说中亦看出:①黎族文身各支族不同,但同源。②图式有一定,传数十代至今。③文身与婚姻有关。这些可作为今后深入研究黎族支系分划的参考。至于解放前有学者认为丈夫为妻文私处一事,作者曾托女队员在群众大会及小队专访中,查问各族妇女(包括共产党员及干部),均说“无此一说”。而且从人体结构看来,其处亦无文纹地方,在调查文身全过程的访问中,亦不知有此事,故不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