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生物圈保留地
生物圈保留地是由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人与生物圈国际协调理事会批准的一个国际性自然保护区网。每一个这类保护区都代表一个典型的生态系统。在一个生物圈保留地内,包括一个受人类影响最少的核心区,供保护及研究。在核心区外围,有一个缓冲区和一个过渡区,在其内可进行一些特定的活动(如对生态系统的功能进行研究),也可进行包括旅游活动在内的传统性利用。
在中国境内,为国际认定的生物圈保留地,至1993年已有10个,它们是:西双版纳、鼎湖山、卧龙(大熊猫栖息地)、武夷山、神农架、梵净山、长白山、锡林郭勒(草原)、博格达山、盐城。
1972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制定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目的在于,保护有全球特殊价值的遗产或自然区域。公约于1975年生效,到1988年有90多个成员国参加了这一公约,同意对世界遗产地进行确定、保护和管理。成员国还有提供经费的义务,以便资助较贫穷国家保护它们的世界遗产。在世界遗产地中,自然遗产地与景观旅游资源有密切关系,文化遗产地与历史、文化旅游资源有密切关系。
已被国际认定为世界遗产地的著名自然景观有:厄瓜多尔的加拉帕戈斯群岛及其独特的动物区系,坦桑尼亚的恩戈罗恩格罗火山口及萨王纳野生动物,科特迪瓦的泰伊国家公园(最后遗存的西非热带雨林),北澳大利亚湿地卡卡杜国家公园,美国的科罗拉多大峡谷,加拿大北部的纳哈尼国家公园(以热硫矿泉及湍急的河流为突出特征)等等。中国境内的世界自然遗产地有:泰山、黄山、武陵源、九寨沟和黄龙五处。
四、受保护的景观
大多数国家在其国内都划定了不同种类的自然保护区,目的在于维护具有国家意义的自然植物、野生动物及自然景观。这些自然景观具有人类与土地之间和谐的相互作用特征。同时在这些地区可以通过旅游和休闲娱乐为公众提供享受的机会。与国际国家公园显著不同,受保护的景观也包括土地利用景观,它随着数千年来人类活动而不断发生着变化。
国家的自然保护区体系或等级不同。例如,澳大利亚有全国娱乐区、自然公园、公园、国家公园体系;美国有国家保护地、国家野生动物保护区、公园、国家历史公园、国家娱乐区等。
在英国,所有的景观都在相当大程度上受到了人类的改变,被划定的景观全部属于受保护景观。第一级自然保护区是国家公园和类似国家公园的地区。英国的国家公园不都属于国家所有,旅游者无权进入所有的国家公园。这些公园也不符合国际标准,没有被认定为国际国家公园。这些国家公园广泛用于经济开发和农业,而娱乐和旅游只是有控制地加以开展。第二级自然保护区是优美的自然风景区,主要在英格兰和威尔士的部分乡村,它们虽然相对缺少适合娱乐的开阔场所,但还是有许多旅游活动的集中区,特别是在英格兰南部和西部如此。另外,在苏格兰和威尔士划定了许多遗产海岸,它们都具有旅游吸引力。大多数遗产海岸有陡峭的悬崖,反映了人们对于巨大的相对高程和水等主要景观特色的偏爱。
中国的自然保护区,除了国际认定的生物圈保留地和世界自然遗产地之外,到1991年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2个。另外还有省级、市级、县级自然保护区640多个。全部自然保护区的陆地面积占全国土地面积的6%。这些自然保护区包括动植物资源、自然风景等不同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