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首页
地理教学
地理科普
地理试题
地理课件
地理教案
地理学案
地理复习
地理图片
地理课本
地理书库
中国地图
世界地图
地理新闻
行政区划
小故事
作文素材
作文大全
范文大全
黑板报
手抄报
地理资料
中国旅游
世界各地

第五节 阿尔卑斯山及瑞士和奥地利

时间:2010-01-29  归属:外国旅游地理

阿尔卑斯山脉是吸引欧洲旅游者的一个巨大的磁石,从旅游资源说,它与地中海沿海并驾齐驱,每年有几千万国际旅游者到这里的各个国家旅游。阿尔卑斯山的基本核心部分在瑞士和奥地利境内,两国的旅游业因受阿尔卑斯山之惠而极其繁荣昌盛。阿尔卑斯山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其山地气候以夏季凉爽湿润,冬季寒冷而阳光明媚为特色;地形有犬牙交错的陡峭山峰,也有坡陡底平的宽谷,加上绿色植被覆盖,景色壮丽而变化万千;山地湖水和高山积雪可以满足多种旅游需要。夏季可进行避暑、疗养和风景观赏旅游,冬季可开展滑雪运动旅游。

本节将首先把阿尔卑斯山脉作为一个整体予以介绍,然后再分别介绍旅游业非常发达的山国瑞士和奥地利。

一、阿尔卑斯山脉

阿尔卑斯山脉是欧洲大陆山地骨架的主体。山脉的核心部分呈东西向延伸,而两端向南弯曲。西端向南弯曲并逐渐降低,到达法、意边界一带的利古里亚沿海,成为法、意两国海岸旅游地的背景山地。东端向南弯曲进入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等国。该山脉相当宽阔,山体大部分在瑞士和奥地利境内,但北坡扩展到德国南部,南坡扩展到意大利北部。

阿尔卑斯山地的旅游业发展历史较为悠久,而且欧洲各国旅游者对其不同部分有特殊的偏爱。

(一)阿尔卑斯山地的地形与景观

阿尔卑斯山地可分为高阿尔卑斯山、石灰岩山地、瑞士高原、侏罗山四个部分。其中山脊部分是它的核心。

高阿尔卑斯山由抗蚀性强的结晶岩构成,它们形成各种形态的山峰。鲁日峰(瑞士,海拔3650米)呈尖锥状,马特峰(瑞士-意大利,4477米)呈金字塔状,勃朗峰(法国-意大利,4807 米)呈浑圆状。各高峰的山坡很陡峭,下部往往形成碎石堆;2750米高度以上有永久积雪及冰川。最长的冰川长达32公里。山地受古冰川侵蚀,形成深邃的U形谷。从谷底向上,植被种类随高度而变化。平坦的谷底种植着庄稼,谷坡上覆盖着森林。在2000米高度(森林分布上限)以上,高山草甸取代森林,成为优良的牧场。草甸每到春天百花盛开,绚丽多彩。再向高处,气候过于寒冷,植物不能生长,草甸逐渐过渡到高山冻原。因此,高阿尔卑斯山的景观很有旅游吸引力,既有田园风光,又有自然景观,森林遍布,风景美丽。这里地势崎岖,相对高差很大,视野中往往出现十分壮观、犬牙交错的背景线。有时在谷地内还有湖泊分布,更给大自然增加了光彩。冬季,高阿尔卑斯山的降雪量普遍很大,积雪厚度通常在7米以上,并可保存6个月之久,所以这里又有冬季体育运动旅游资源。

石灰岩山地分布于高阿尔卑斯山南北两侧。北侧在瑞士境内有著名的少女峰和艾格尔峰,向东与奥地利境内的蒂罗尔山相连。南侧伸展在意大利境内。在石灰岩山地,既有高耸的白色断崖和台阶状斜坡,又有尖峭的高峰。峡谷、洞穴、地下河等喀斯特地形随处可见,地表水系不发育,岩石裸露,比较荒凉。个别山地较高,山上有冰川发育,其景观和气候适宜冬、夏两个季节旅游。

瑞士高原是阿尔卑斯山脉向北伸延的部分,由较软岩石构成。它地形相对较低,在地表外力作用下,被切割成丘陵和浅缓的谷地。在发生古冰川作用的地方,有许多古冰川堆积物。该地区是肥沃的农业区,人口比阿尔卑斯山脊稠密得多。突出的旅游资源是湖泊,它们位于石灰岩山地的山麓,著名的有日内瓦湖、图恩湖和卢塞恩湖、博登湖等。

侏罗山位于瑞士高原西北,它沿瑞、法边界呈西南-东北向延伸,其高度比阿尔卑斯山低得多,景观也远不如阿尔卑斯山那样挺拔壮观,但它被一些河流所切割,形成不少峡谷;山水相映成趣,令人赏心悦目。

(二)阿尔卑斯山的气候

阿尔卑斯山具有大陆性山地气候特点,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温和凉爽,但随着高度而发生变化。冬季时,受中欧的高气压系统控制,形成晴朗、干燥、无风的天气,最适宜冬季山地体育运动,但在瑞士高原有降雪。春季时,高气压系统分裂,地中海地区的低气压系统与北欧的低气压系统有时相互合并,在阿尔卑斯山以北形成一个低气压区。在这样的条件下,会形成一种局部的地方风。干暖气流常常沿山谷自南吹向北。这种干热风春季经常出现,使积雪迅速融化,有造成雪崩的危险。有时,这种风在阿尔卑斯山北侧的山麓湖泊上形成暴风,并伴有雨、雪或冰雹。

夏季降水最多,午后还常常发生雷暴。降水量随高度上升而增加,但在同样高度上,朝西的向风坡降水量为背风坡的两倍。有些雨影区十分干燥,如位于瑞士西南部的罗讷河上游河谷,因处于勃朗峰的雨影区,年降水量仅609 毫米,由于夏季干燥,因而农作物需要进行灌溉。而在朝西的向风坡,年降水量可达2450毫米。冬半年在高度大的地方,积雪时间长,但也受山坡方位影响。南坡阳光较充足,雪被保存时间没有北坡长久,北坡常常处在雨影区。阿尔卑斯山中的谷地,冬季日温差很大,白天增暖,夜间山上冷空气由于比重大而流入谷底,使温度大大降低。这种情况,加上山坡方位对日照的影响,决定了旅游住宿地常常被定位在南坡谷地两侧,山谷聚落的分布亦然。

西阿尔卑斯山受来自大西洋和地中海方向的气流影响较大,比山脉东段湿润,也略温和。从西到东,气候的大陆性不断增强,在奥地利东部,夏季极其炎热,且多雨,而冬季却十分寒冷。

(三)阿尔卑斯山旅游业的形成与发展

阿尔卑斯山的自然环境对农业不利,但农业却又是该山区的重要产业。山地农业属劳动密集型,随着时间的推移,农业变得愈来愈艰难,愈来愈无利可图。这导致年青人外流,偏僻山区人口减少。旅游业被看成是这些地区补充收入和提供就业机会的手段,因而瑞士和奥地利政府提倡和重视旅游业。于是农民开始经营高山旅游业,他们向旅游者出租房舍,并将旅游业与农业结合起来。这就开创了瑞士和奥地利两国家庭经营小规模旅游业的传统。

最初到阿尔卑斯山的旅游者,是夏季来瑞士观赏风景。19世纪初,有个别外国上层人士到瑞士的湖泊观赏美丽风光。接着,有许多英国人到这一山区度假旅游,瑞士的采尔马特和法国的夏梦尼山谷被开发成登山运动中心。19世纪70年代,铁路通到了阿尔卑斯山,旅游进一步扩大,一些温泉医疗在瑞士的圣莫里茨和奥地利的巴特伊施尔等地变得时髦起来。尽管在19世纪70年代,阿尔卑斯山从挪威引进了滑雪运动,此后十年又从荷兰引进了滑冰运动,但是直到20世纪20年代以前,来阿尔卑斯山的主要还是夏季旅游者。1924年,第一届冬季奥运会在阿尔卑斯山法国境内的夏梦尼山谷举行。从此滑雪设施开始在欧洲广泛兴建,法国建立了第一批旅游胜地,包括阿尔普迪埃、蒂涅和瓦勒迪泽尔。虽然滑雪中心仍然只为少数富有的上层人士服务,但到1924年时,冬季旅游者已经大大增加。当时到瑞士的以英国人为主,而到奥地利的以东欧和东南欧人为主。两次世界大战及其政治后果完全破坏了这种旅游地理格局。战后,瑞士的旅游业迅速恢复,在建立旅游中心的同时,也大力发展了旅游住宿地。直到1950年,在阿尔卑斯山的旅游业中,瑞士一直占有优势地位。同期,奥地利也开始重建其旅游业,发展速度极快。到1955年,奥地利超过了瑞士,成为阿尔卑斯山首要旅游区。而法国从1960年才开始迅速发展自己的旅游地。

到本世纪80年代,瑞士和奥地利的旅游业都停滞不前。原因之一是,西方国家经济不景气及其他旅游目的地的竞争,其二是,国家在使旅游基础设施现代化方面行动滞缓,旅游业不易得到资金来完成其现代化。

在这两国中,夏季的风光旅游人数大为下降,但冬季体育运动旅游人数仍稳步增长。

由于历史、语言、交通和经济因素的共同作用,欧洲各国旅游者向阿尔卑斯山不同区域的移动有一定的差别。瑞士和奥地利都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德国客源市场,但到奥地利旅游的德国人要多得多。荷兰人更喜欢去奥地利而不太喜欢去瑞士。比利时人差不多以相等的人数到瑞士和奥地利旅游。去意大利的德国人多集中于上阿迪杰。法国人主要进行国内旅游,但也有相当多的旅游者到瑞士的中部和东部,以及到奥地利和意大利西部旅游。

加载更多内容...
  • 关键词:阿尔卑斯山瑞士奥地利
  • 上一篇:第六节  中欧和北欧
  • 下一篇:第四节 地中海地区东部各国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