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自然环境为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活动提供了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人类与环境的组成都是物质的,是地表物质发展到现阶段的产物。两者是可以认识和可分析的,两者之间物质与能量的相关关系也是可以认识的。这表现在人类从环境中得到赖以生存的物质、能量和空间,并通过环境清除或承载人类生存发展中产生的代谢物质。科学地讲授、分析和认识人类与环境的物质能量相关关系,是辩证认识人地关系的基础。
2、人类与地理环境按照各自的运动规律变化发展,由一个阶段发展到另一个阶段。两者之间存有差异,但人类在环境中运动并与之紧密联系。人类利用自己创造的工具,通过劳动有目的地利用环境条件。正如教学大纲中指出:“人类活动无时无刻不在作用于环境”。因此,人类与环境之间有着复杂的因果关系。这一关系将人类客观活动与环境问题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这是认识环境问题与人地关系的条件。
3、随着人类自身和生产力水平的不断发展,在不同历史阶段人类与环境的相关关系与因果关系的强度、影响范围及表现形式都不尽相同。因此,要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待不同时期的人地关系表现特征。
4、用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观点阐明人地关系。人类与环境之间是相互影响,对立统一的关系。人类活动作用于环境,环境的改变又对人类发生影响。为了保证人类的稳定发展,要认识人类与环境的客观条件、运动和发展规律。人类要遵循这些规律,才能促进人类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上述地理教学原则对教学过程的不同阶段、不同因素有相应的适用范围。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地理教学原则是彼此联系的。同时,这些地理教学原则又与一般教学原则结合在一起,只有综合运用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第三节 地理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学校地理教育工作,是由地理课堂教育、地理课外教育和乡土地理教育等三项工作构成的。关于地理课外教育和乡土地理教育的问题,本书第四章已作了比较详尽的论述。因此本节主要涉及的是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几个基本环节。
一、地理课的准备
地理课的教学准备工作简称为备课,是一项经常性和责任性很强的工作。在备课形式上可进行教研室的集体备课和教师个人备课。教师备课包括制订学期教学计划、分析研究教材、了解学生情况、制作与准备教具、设计教学方法以及编写和熟悉教案等。
(一)制订学期地理教学计划
制订全学期地理教学计划或称学期备课,是对一门地理课程的总体规划和整体备课。其目的在于使教师明确教学目标,安排工作进程和优化教学结构,并为积累教学经验,进行教学交流和检查教学工作做好准备。制订学期教学计划有以下几项内容:
1、学习地理教学大纲
教师要认真领会地理教学大纲的教学目的,明确教学任务;明白安排教学内容的指导思想,从而对学期工作有宏观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根据地理教学规律和原则,学习有关“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的说明,对教学计划的制订有理论指导。
2、阅读地理教科书、学生地图册和作业册
教师要对地理教材的整体结构进行认识、分析教材的特点,并提出使用设想。
3、了解学生情况
了解学生已有地理知识的水平,对已学地理课和本学期地理课的兴趣特点,以及与地理相关学科的学习状况等内容;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智力发展的总体水平及个体差异情况;了解学生思想品德状况、组织纪律状况及其班级差异。明确基本情况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为制订出符合学生实际需要的学期教学计划提供依据。
4、了解学校教育的总体计划和地理教研室的工作计划。
5、制订学期地理教学计划
计划内容包括基本情况分析(对教材、对学生的简要分析),本学期地理教学目的、任务和要求;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本学期教学进度;本学期教学研究与提高计划(如,教学专题研究、个别辅导、课外活动小组指导等);教师进修计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