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 “地理课程标准”的主要特点
1.1.2.1 课程理念:从课程编制到课程实施均有明确的指向性要求
地理课程标准从“课程”的高度出发,用了较大的篇幅对地理课程的基本理念作了方向指导性的阐述。
阅读卡片 “地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九年义务教育 “地理课程标准”提出了如下基本理念: 普通高中 “地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 |
“地理课程标准”的每一项理念的方向指导性都十分明确。例如,“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要求从课程编制到课程实施都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与经验,使学生体会地理对于生活的价值,习得生存能力。“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强调所学内容不仅对学生现在的生活和学习有用,而且对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有用。“培养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要求地理课程从注重培养科学家转到培养合格公民的轨道,通过多种形式的地理教育教学活动 (包括课内及课外的活动)使学生具备必要的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体验科学过程,了解和掌握一些地理研究及思维的方法,发展学生的地理学科能力,逐步形成科学的人地协调观、可持续发展等观念,养成良好的科学品质,从而使学生的素质得到全面的发展与提高。“改变地理学习方式”强调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改变过分强调接受学习、注重记忆和机械模仿的学习倾向,使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兴趣、习惯及一定的学习能力。“构建开放式地理课程”着眼于突破学科中心,拓宽学习空间,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构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地理课程”要求课程编制到课程实施都要注意信息技术的潜在影响,鼓励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地理教学中。“建立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并重的评价机制”的表述本身就是一向很明确的指向性要求,即学习评价不以甄别和选拔为主要目的,不赞成以知识考查为核心,不赞成把书面考试作为唯一的评价方式,重视学生在活动、制作、讨论等方面表现的评价,主张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并重,强调构建多元化、发展性的评价体系,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比之下,“教学大纲”其着眼点是教学工作的开展,侧重对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作出清晰明确的规定,课程理念不够全面。
【活动】你是怎样理解 “满足学生不同的地理学习需要”这一理念的?
1.1.2.2 课程目标设计:把 “过程与方法”作为课程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
把 “过程与方法”作为课程目标之一是 “地理课程标准”的突出特点之一。与以往 “大纲”的能力目标相比,“地理课程标准”中的 “过程与方法”更加凸现了动态的 “过程”和探究过程中的方法运用和领悟,更具可操作性,层级更为明显。而不是将 “能力”仅仅定位在静态的地理思维、想象、观察、理解力等的结果的培养上。
“地理课程标准”中关于提出和发现地理问题,提出探究思路,收集相关信息,提出看法或解决问题的设想,运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进行表达与交流等的规定,突出了动态的 “过程”,即学生须要作观察,须要提出问题,须要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以便弄清什么是人们已知的东西,须要设计调研方案,须要用实验来检验人们已知的东西,发现人们未知的东西,须要运用各种手段来收集、处理和分析数据,须要提出答案、解释和预测,须要把研究结果告诉他人。同时,“地理课程标准”对探究过程中的方法运用和领悟提出了明确的指向性要求。在这样的目标规定的导引之下,地理教学就应当更关心怎样使传授知识的过程成为掌握科学研究方法、开发学生智慧的过程,真正把地理知识的学习、地理科学方法的训练与探究过程结合起来。由此可见,与以往的 “大纲”相比,“地理课程标准”中关于 “过程与方法”的规定更为具体,因而也就更具可操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