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1.2 能力素养
能力素养的形成是以科学文化素养为基础的,科学文化素养的变化必然会对能力素养结构产生影响。“地理课程标准”对传统能力素养进行了新的规定,同时对地理教师在信息集成、学习评价、课程开发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能力素养的养成需要地理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总结与积累,注重把传统能力素养与现代能力素养有机融合,以构建适用新教材的能力素养结构 (详见图10-1)。
图10-1 新课程实施中地理教师的能力素养结构
【案例10-2】 运用地理地图、地理略图 (板画)进行教学的能力
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的空间分布、时间变化、相互联系是地理学科的主要研究对象。在地理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用图习惯,要尽可能将地理课本中所有的知识点放在各类图形中去理解和掌握,不要凭空去记,去背。例如一幅等高线图,能从图上等高线的走向、密度、递变规律中读出山地的走向,坡度的大小,发展农业的方向等等。教师还要不断引导学生用图像来解决具体问题,通过地图、图表、各类景观图、示意图、曲线图等直观知识载体去把握地理事物的特征,寻找规律,探究原理。这有利于教材知识的整体化,条理化,同时能更好地凸现知识点。形象、具体、直观、生动等是赋予图表的特征,
运用图表教学,可以揭示地理事物的因果、主次关系,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充分凸现知识点,突破重点和难点。高中地理 “大气的运动”一节中 “季风的形成”可以用图10-2来讲解:
用这两幅图,教师在讲授时能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分步讲解做到知识条理化、整体化,同时突出了东亚季风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南亚季风 (或西南季风)则由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而形成。
新教材增加了大量图表,各种图表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是地理知识的重要载体。其突出特点是将 “空间概念”或 “可量化”的地理事物用直观的形式表现出来,使地理知识更加形象化、具体化。地理课的重要特征是要大量应用多种地图、图表、照片、图片来表达空间的概念和地理事物的空间结构联系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由此要求地理教师要具有运用地理图表进行教学的能力。该能力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地理教师应能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特点正确选择各种地理教学挂图,掌握规范的指图技巧,熟悉各种类型地图的识读方法;能够用地图灵活地讲解和提出地理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地图探究地理知识。第二,要具备速绘、设计地理略图、板画及编绘常见的地理教学挂图的能力;要求地理教师掌握地理统计图表与联系图表的设计与绘制方法,能够根据教学内容特点、学生已有地理知识水平与认识水平设计地理略图、板画与图表,并运用它们准确、形象地阐述和分析地理教学问题。第三,能对各种类型的图表进行恰当分析,培养学生识图、图图转换的能力;教会学生正确判别各种图表,并能用地理术语进行描述。
传统地理教学只注重学生对课本知识的死记硬背,忽视了对学生识图能力的培养。新课程要求教师加强对学生析图能力培养,能用地理思维对各种图表进行分析。好的图形、图像有助于教师的口头讲授;设计新颖、系统的表格有助于知识之间的联系,使知识系统化。在教学中恰当运用图表教学法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案例10-3】 多渠道收集和分析地理信息的能力
地理学与科学、社会紧密关联,教学活动要理论联系实际,教师应围绕地区或全球环境问题、重大自然灾害、地缘政治形势、公共决策等的演变和发展情况尝试作出综合分析和预测。除了教科书外,教师还应具有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大众媒体,以及采用访谈、调查等方法,学会从多种途径获取需要的地理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分析、处理,从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的能力。教师还要充分考虑信息技术对地理教学的影响,善于应用网络资源,从而轻易地呈现许多图片、影片、虚拟实境等可视化资料,也可进一步取得统计资料,借助地理信息系统快速地了解各种空间现象。另一方面,地理教师应具有广博的知识,具有与历史、政治、科学等科目横向联系的能力,能从空间和时间,历史和现实,横向和纵向,平面和立体等多个角度综合理解社会问题和现象。再有,教师应注意收集和运用地理信息资料。新编高中地理教材注重案例分析,课本上选择了不少案例。教学中可收集与教材有关的案例,特别是当地典型案例,将这些资料参照教材做成 “地理资料卡片”。运用地理信息资料可增强说理性,有利于课堂教学。
当前地理相关社会热点问题和时事主要有:人口、资源、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西部开发和资源跨区域调配 (如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 (如 WTO、OPEC、欧盟东扩等);地缘政治中的文化差异和国际冲突 (如巴以冲突、伊拉克战争、反对恐怖主义等);台湾问题;我国 “三农”问题;防灾抗灾问题 (如禽流感、沙尘暴等);城市化;其他重要时事 (如北京申奥、上海申博等)。这些热点问题需要地理教师及时去关注,收集,把它们与地理教学结合起来。
【案例10-4】 指导学生进行地理实践活动的能力
学生学习地理知识,除教师课堂讲授外,更重要的途径是学生日常对周围环境的认识和观察。根据新课标对学生渗透可持续发展观念的要求,初二学生的一次课外实践活动要求和安排如下:
1.安排学生对校园垃圾问题进行调查。
调查垃圾的来源、类别和处理方式。
从各小组交来的调查结果来看,各组都认为:a?校园的垃圾主要来源于教师和学生使用后的书、报、本、卷子等纸张类。它们大约占到总垃圾量的80%以上。其他垃圾以食品外包装袋、树叶为主。b?垃圾类别为废纸、塑料、玻璃、金属。c?处理方式:没有进行垃圾分类,将其杂乱地堆放在一起;将垃圾运到就近的垃圾站,再运到垃圾处理厂,以填埋处理为主。
2.提出改进垃圾处理方式的建议。
各组学生都认为:对校内垃圾不加分类即进行处理,既浪费了其中大多数可以回收利用的部分,又增加了垃圾量;既侵占土地,又污染土壤、水域和大气;增加了垃圾处理费用等。各组学生提出如下建议:实行垃圾分类;回收废纸换再生纸。
这次实践活动的开展使可持续发展观念深入人心,帮助学生建立起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协调观,增强了国情与忧患意识,使学生认识到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对我国和世界的重大意义,达到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从我做起、节约资源、减少废物、保护环境、尊重自然的目的。在从小课堂走向大课堂的过程中,学生进一步感悟到: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必然的选择。教师从教学内容、方法、实践上加强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教学,培养学生成为接受新观念、高素质的合格人才。(摘自北京教育学院西城分院附属中学刘梅教师的文章 《在地理教学活动中加强渗透可持续发展观念》)
地理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学科,兼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其研究对象是地理环境和人地关系,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的研究对象和学科特点决定了中学地理教学必须走出课堂,到大自然中去,到社会实践中去。因此,地理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上教好学生,除课堂教学外,地理教师还担负组织和指导学生进行地理实践活动和开展研究性学习的重要任务,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培养学生到自然界,到社会生产、生活领域进行实践的能力;使学生初步树立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人口观,懂得协调人类发展与环境的关系;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对人类与环境之间的问题作出正确的判断和评价,积极参与协调人类与环境关系的活动。地理教学不仅要让学生知道这些问题,更要让学生知道地理科学是如何来研究和解决这些问题的。因此,教师在常规教学中必须坚持把可持续发展观念贯穿在地理教学的整个过程。
新课程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中学地理学科更容易开发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如让学生 “在环境中学习”,就要开展野外考察、实验测定、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研究身边的诸多问题,总结成果。作为地理教师要能够制定实践活动计划,确定实践活动的场所、活动的内容和活动的具体方式;能够正确指导和组织学生的实践活动,在丰富多样的地理实践活动中,学生获得知识,丰富情感,发展能力,完善独立的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