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首页
地理教学
地理科普
地理试题
地理课件
地理教案
地理学案
地理复习
地理图片
地理课本
地理书库
中国地图
世界地图
地理新闻
行政区划
小故事
作文素材
作文大全
范文大全
黑板报
手抄报
地理资料
中国旅游
世界各地

澳大利亚--教学参考

时间:2012-06-17  归属:初中地理教学参考

第四节 澳大利亚
教学要求
1.培养学生学会运用地图和图片说明澳大利亚特有生物的生存原因。
2.培养学生运用地图说明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及人口的分布特点,并能够在地图上指出澳大利亚的首都和主要城市。
3.使学生学会运用地图和资料,说明澳大利亚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和特有的自然地理现象。
4.初步学会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说明澳大利亚的自然条件对其农牧业和工矿业发展的影响,帮助学生初步树立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观念。
结构分析
本节教材的编排在两个方面仍然延续了前面几个国家的编写体例:第一,在对国家的介绍上不求面面俱到,而是突出这个国家特有的自然环境特征及经济发展特点;第二,教材仍然安排了相当数量的“活动”内容,希望通过这种形式引起学生对某些地理现象或地理事物的探究兴趣,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并通过这种探究性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读取信息、分析信息、运用比较和综合的方法,概括总结某种地理事物规律的能力,判读和分析地图的能力,通过知识迁移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因地制宜发展经济、人与环境协调发展的价值观念。
对于澳大利亚的区域特征,教材主要选编了以下几方面内容。第一,澳大利亚特有的古生物及其生存环境。这个内容是澳大利亚在自然环境上与其他国家最大的差别,因此教材首先介绍这一内容。教材通过景观图片及澳大利亚国徽上的动物图案引出特有的古生物种类,然后通过“活动”的形式,引导学生逐步探究,寻找解决的答案。第二,教材选择文字表述方式介绍澳大利亚经济发展特点,又利用设计的“活动”,引导学生探究澳大利亚如何利用本国的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发展经济。设计的活动由浅入深,先读图分别了解澳大利亚地形、气候特征,再读图了解农牧业分布特点,并引导学生分析二者之间有何内在联系;通过阅读材料和读图查找矿产资源分布特点了解澳大利亚工矿业发展与自然条件的关系。在完成活动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初步树立因地制宜发展经济,人与环境协调发展的价值观念。第三,关于澳大利亚人口和城市的分布,教材没有单列标题,而是在了解工矿业分布时,通过“活动”引导学生读图了解其主要城市的位置。教材的这一编排有其内在含义,因为人口和城市的分布往往与经济发展,特别是工业发展密不可分,在分析澳大利亚工矿业发展时,势必会涉及到其城市分布的问题,这样的编排有助于学生建立不同地理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
内容点析
1.教材以澳大利亚国徽上的动物图案为切入点,配有四幅澳大利亚最具代表性的动物图片(图8.35),说明这里特有的古老动物种类,如有袋类动物袋鼠和考拉、卵生哺乳类动物鸭嘴兽等,通过对这些动物的介绍使学生对澳大利亚的特有生物环境有一个感性认识。
2.对于澳大利亚存在古老动物的原因,“世界活化石博物馆”的含义等内容,教材没有平铺直叙地介绍,而是设计了两个活动,帮助同学通过新旧知识的相互联系,不同区域的相互比较,逐步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加以分析和理解。
活动1提出一个概括性问题,即为什么只有澳大利亚有如此多的古老动物?为了较好地引导学生完成对此问题的探究过程,教材又设计了3道小题,第(1)道题目帮助学生回忆七年级上册已学过的关于大陆漂移的内容,通过对旧知识回忆使学生明晰探究此道大题的思路,完成本道小题时教师应该再次引导学生阅读上册书P33图2.15,从图中得出答案,即澳大利亚大陆是6 500万年前与其他大陆分离的。第(2)道小题是在第(1)题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相对独立的大陆对于生物进化的影响是什么?本道小题有一定的难度,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生物常识,如果学生在这方面知识储备不足,教师应适时给与补充,使学生明确,较早与其他大陆分离,会减缓生物进化的速度,如果这些动物又没有生存的天敌,就能够生存至今。第(3)道小题的设立旨在引导学生学会在探讨问题时进行横向比较,特别是解决地理问题时,要注意不同区域之间的比较,运用比较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解答本道小题时,教师仍然要引导学生阅读上册书P33图2.15,从图中了解为什么南极大陆,特有古生物较少。教师应引导学生注意观察两块大陆与其他大陆分离后,分别漂向何处?使学生明确南极大陆始终位于地球的南端,由于位置在地球最南,气候寒冷,环境恶劣,不利于生物的生存和发展,因此生存至今的特有生物很少。虽然学生还没有学习有关南极的知识,但是相关的气候知识在上册书中已经学过,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知识的迁移,运用已有的知识解决新的问题。
通过前面问题的探究,学生已基本明确澳大利亚具有古老动物生存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教材安排了第2个活动题目,主要是通过一系列数据使学生对“世界活化石博物馆”有更感性地认识和更深刻地理解。
3.关于澳大利亚农牧业的发展状况,教材用“‘骑在羊背上’的国家”作为标题,并注意与学生实际生活密切联系,从穿衣入手,使学生能够切身感受到澳大利亚农牧业的发展与自身的关系较为密切,使知识的学习更贴近生活,这样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这段教材的文字叙述部分,详细描述了澳大利亚农牧业发展的状况,特别是养羊业在世界所处的领先地位。
阅读材料介绍了澳大利亚养羊业的发展历史。这段资料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澳大利亚畜牧业的发展历史,而且还提到了澳大利亚绵羊繁殖速度快与其自然条件有密切的关系。
4.关于澳大利亚的自然条件以及与农牧业发展的关系,教材没有正面叙述,而是以活动的形式,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利用地图去探究结果,4个活动题以递进的方式逐步呈现,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特别是前两个活动题,又分成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让学生借助地图所提供的有用信息了解澳大利亚的地形、地理位置和气候类型。第二层次在第一小题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讨论的方式,了解农牧业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读图8.37完成活动题1。本道活动题分2道小题,第(1)题主要训练学生的读图技能,要求学生首先从图8.37中找到澳大利亚主要的地形区和河湖,然后让学生根据陆高海深表阅读图中颜色的变化,由此了解澳大利亚东、中、西部地区地形的差异,让学生能够明确澳大利亚东部地形以山地为主,中部以平原和低缓的盆地为主,西部则以低矮的高原为主。在读图时,注意提醒学生阅读地形图下的文字资料,为了解农牧业与地形的关系奠定基础。第(2)题讨论农牧业与地形的关系时,仍然让学生结合图8.36的图例了解澳大利亚农牧业的分布状况。这也是对学生读图技能的培养。通过读图使学生明确,粗放牧羊和牧牛带分布在西部、中部和北部地区,而东南部和西南部沿海地区则为混合农业地带。在此基础上,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共同讨论农牧业分布与地形的关系,即西部、北部和中部地区,是低矮的高原和大面积的平原,有优良的牧草,没有大型野生肉食动物,因此适合露天围栏放牧。而东南部和西南部沿海平原区既适合牧羊又适合发展耕作业,而且二者在时间上不会发生冲突,所以发展混合农业。
读图8.34完成活动题2。本道活动题分3道小题,第(1)、(2)题属于基础题目,仍是对学生进行读图技能的训练,要求学生能够从图8.34中,找出南回归线,并根据它穿过澳大利亚的位置,说明澳大利亚在五带中的位置,即大部分处于热带,南部处于温带。对照图8.38了解主要气候类型有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等。在阅读气候分布图时,教师要引导学生阅读图下的文字部分,这与后面的讨论有一定的关系。第(3)题讨论农牧业与气候的关系时,教师可以为学生进行知识的铺垫,引导学生思考农牧业的分布是否只受地形因素的影响。同样都是平原区,为什么中部地区是粗放式放牧,而沿海地区是发展混合农业,这两个地区在自然条件上还有哪些不同?由此引导学生结合图8.38和图8.36讨论气候对农牧业的影响,知识之间的衔接较为自然,同时也为后面活动题的讨论奠定了基础。澳大利亚的中、西部和北部地区为广大的热带沙漠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区,较为干燥,适宜牲畜过冬和繁殖。东南部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西南部地区冬季温和湿润,夏季高温干燥,这样的气候特点既适宜畜牧业也同样适宜耕作业,因此这些地区发展了混合农业。
读图8.36完成活动题3。如果在分析活动题2时已进行了知识的铺垫,分析此题,学生不会感到困难,学生通过读图,可以分析得出,东南部和西南部地区地形较为平坦,西南部地区,气候适宜,降水相对于其他地区较为丰富,东南部地区虽然处于大分水岭的雨影区,但引水灌溉可以满足其小麦种植和畜牧业的利用,因此这个地区发展混合农业比较有利。
活动题4的完成,必须有前面3道题的基础,而且本题带有开放性,学生即便有前面的基础,对此题的回答也会多种多样,答案不会有惟一性。教师应允许学生发散思维,只要学生的回答有道理,教师应给予肯定,并鼓励学生更积极的思维。
5.“坐在矿车上”的国家,包括三个方面内容。第一,主要叙述澳大利亚采矿业的发展历史和在世界所处的地位,为了突出澳大利亚这一特征,教材还特别安排了一道活动题,并在活动题中配有一段资料说明澳大利亚矿产资源的状况。第二,叙述澳大利亚经济发展现状,教材在正文中提到澳大利亚的服务业已超过农牧业和工矿业成为其经济支柱,另外教材通过阅读材料的形式介绍澳大利亚的工业发展状况。对于这部分教材,教师可以进行调整,例如,由对工矿业的了解到工业发展再到服务业的发展。这样调整利于学生的理解,即澳大利亚不再是单纯的“坐在矿车上”的国家,而是一个工业化程度较高,且服务业发展迅速的国家。第三,介绍澳大利亚的人口和城市分布特点及主要城市,这部分内容配有景观图片和地图,但关于人口分布,教材没有再单配图。原因主要是澳大利亚本身是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国家,多数人口都居住在城市中,城市分布特点能够反映其人口的分布特点,在学习时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将这二者联系起来。
本段教材共配备了2个活动题,这2个活动题应安排在教材正文的相应部分,分别完成。
活动题1分2道小题,涉及的都是基础知识,而且都是对学生读图技能的训练,通过读图学生很容易得出答案。第(2)题只要学生能够根据图例将矿产资源种类列出即可,如果能够结合第2道活动题将铝土矿、铁矿、镍矿、锌矿、锰矿等列出更好。澳大利亚铁矿的主要分布区应是西部、北部和南部。
活动题2主要是训练学生通过阅读资料,从中收集有用信息,并进行加工、处理、分析,从而得到解决问题的答案。只要学生能够得出几种重要矿产储量在世界居前列的结论即可。

加载更多内容...
  • 关键词:澳大利亚教学参考
  • 上一篇:西半球的国家--教学参考
  • 下一篇: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教学参考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