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首页
地理教学
地理科普
地理试题
地理课件
地理教案
地理学案
地理复习
地理图片
地理课本
地理书库
中国地图
世界地图
地理新闻
行政区划
小故事
作文素材
作文大全
范文大全
黑板报
手抄报
地理资料
中国旅游
世界各地

8.3 人为污染源--大气污染物化学(5)

时间:2010-01-29  归属:环境化学概论

0.3%

Fe2O3

8%

MgO

3%

P2O5

2%

ZnO

0.5%

  最近,人们对垃圾焚烧烟气中所含微量的多氯代二噁类化合物施予很大关注。这类化合物对土拨鼠口摄毒性指标LD50为0.6μg/kg体重,比NaCN剧毒10000倍,且具有生物浓集,慢性中毒,在环境介质中稳定等特性,是一类高度危险性的化学物质,多氯代二噁类化合物的结构如下:

  其母核为二苯并-对二噁,具有经两个氧原子联结的二苯环结构。在两个苯环上的1,2,3,4,6,7,8,9位置上可有1~8个取代氯原子,由氯原子数和所在位置的不同,可能组合成75种异构体,总称多氯二苯并-对-二噁(PCDDs),各种异构体在毒性、致癌性、致畸性的强度方面可有几个数量级差别,毒性最强的可能是2,3,7,8-四氯二苯并-对二噁(2,3,7,8-TCDD)。

  存在于垃圾中的某些含氯有机物,如聚氯乙烯类塑料废物在燃烧过程中可能产生酚类化合物和强反应性的氯、氯化氢等,从而成为进一步生成多氯代二噁类化合物的前驱物。据报道,大型焚烧炉烟气中的颗粒物含PCDDs浓度为45~200μg/kg,含PCDDs的颗粒物随废气一起在大气中扩散。估计由50万人在生活过程中产生的垃圾经燃烧后每天可产生350~1600mgPCDDs

  除生活垃圾外,燃料(煤、石油)、枯草残叶(含除草剂)、氯苯类化合物等燃烧过程中也会产生多氯代二噁类化合物。

加载更多内容...
  • 关键词:化学人为
  • 上一篇:8.4 大气中一氧化碳(CO)污染物
  • 下一篇:8.2 天然污染源--大气污染物化学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