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系统分析
GIS应用系统是一个具备硬件、软件、数据库的运行系统,它是针对某一研究区域和研究专题建立的。应用系统的实施过程包括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系统运行评价等过程。本节通过一个实际运行系统——镇江市土地定级信息系统的实施过程来说明实施步骤。
系统分析包括需求分析、可行性分析、业务调查、系统逻辑设计等步骤。
对应用系统进行系统分析,首先应明确谁是用户,通过对用户进行需求分析,确定系统的目的和范围、系统运行周期、成果形式以及系统应具有的效率和水平。
可行性分析从社会、经济、技术三方面对需求和约束条件进行分析,确定项目开展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可行性分析要考虑是否有应用部门的支持,现有硬件功能和寿命能否支持系统运行,系统所需功能和性能在现有条件下是否可行,系统能否和其它系统兼容,项目费用和产生的效益以及研制所需时间,所需数据的形式、来源、可靠性和精度是否能满足要求。
通过可行性分析确定项目可以开展,然后进行总体结构方案的制定。在此工作中要调查业务流程、数据流程,分析数据内容形式和处理方法,找出需要改进的地方,从而设计出系统的逻辑模型,包括处理过程、信息流程、数据内容形式、功能组成和性能要求。
最后,系统分析工作应提供系统分析报告,作为系统设计的根据。系统分析报告内容包括需求分析、可行性分析、业务调查(业务流程、数据流程、数据内容形式、处理方法)、系统逻辑模型(系统业务流程、数据流程、数据内容形式、处理功能和性能要求)。
镇江市土地定级信息系统的用户为镇江市土地管理局,用户需要建立与土地质量相关的因素的数据库并采用先进的信息系统方法对土地级别进行划定。该工作按国家土地管理总局规定五年全面更新一次,而如果能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地对土地级别进行调整,就能够提高土地管理水平,使土地得到合理利用,对土地有偿使用有着重要的意义。系统的目的就是建立城区土地因素数据库,建立定级信息系统完成数据输入、处理、定级、成果输出等任务;成果形式为定级信息系统、数据库以及定级成果(报告、图件、表格)。系统应高效、易使用。
镇江市土地定级信息系统得到江苏省土地管理局和镇江市土地管理局的支持,现有的AST386已满足系统运行条件,系统采用微机地理信息系统工具GISKEY已能完成其中大部分功能,性能也满足系统要求,其它一部分欠缺的功能采用现有技术能够解决。项目经费能够满足收集数据、开发系统的要求。采用该系统后,除收集数据外的定级工作可从十几人工作两个月缩短到二人工作半个月,增加了信息量,而且还具有很大的间接效益。研制时间为三个月,其中数据采集需十天左右,软件开发需近两个月,加之系统运行得出结果,可以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定级数据包括定级因子图件和统计表格(30个因子)、土地利用图、地名图和定级模型所需的因素、因子权重表。这些数据在数据收集阶段已通过有关单位的支持、实地调查、数据整理统计、系列图制备等工作全部具备,其可靠性和精度满足国家土地定级规程的要求。
通过对常规城镇土地定级业务流程(图8-9)和数据流程的分析,明确了定级过程中的数据内容,包括原始图件、作用分值表、分值—距离表、分值图、定级单元图、权数表、单元分值统计表、级别分值对照表、定级图、级差收益测算表、面积统计表等。
在调查中发现,作用分值等值线勾绘、单元划分、分值计算、面积量算等步骤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精细的计算,花费大量的时间而且容易造成错误。因此,定级信息系统采用离散型数据替代人工划分定级单元,采用地理信息系统中扩散分析功能做作用分值等值区、数字地形模型分析地形对土地质量的影响、栅格化做区域赋分、叠置分析做分值计算,并将其它一系列过程都采用系统功能来完成。由此,经过设计确定系统业务流程图(图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