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蚀柱·海滨岩溶
神奇的大海,碧蓝的波涛和金黄色的沙滩,常常令人如痴如醉。
海南岛最南端崖县境内的“天涯海角”,海滩上有许许多多不同形
态的顽石:或椭圆,或嶙峋,或相倚,或对峙,真有鬼斧神工之妙。刻
有“天涯”二字的巨石傲视海面,楚楚而立。与它对峙的一块巨石上则
刻有“海角”二字。另有一圆柱形巨石,刻有“南天一柱”4 个大字,这
3 块巨石露出海面,互相衬托,使海滨的绮丽景色,又平添了几分雄伟。
这些顽石是怎样“长”在沙滩上的呢?原来它们是海岸山脉的余脉,
即山冈伸入大海的部分,又叫岬角。在1.4 亿年前地壳上升,山石暴露,
经过长期风化剥蚀,使花岗岩沿裂隙层层剥落,结果形成了今日的形状。
这些岩石又叫海蚀柱,它是海陆变迁的见证。
在大连海滩上,人们还可见到许多石灰岩的奇峰异洞,兴海公园海
滨浴场西边的黑石礁石林最为壮观,酷似“桂林山水”。峰林有的形如
石笋,有的尖如毛笔,景象万千,令人称奇。海水还把岩石侵蚀成一些
溶洞、天生桥等,形成了“天外有天”、“桥外有桥”的秀丽景色。这
种海滨岩溶在我国是罕见的。
沙丘·风蘑菇·鸣沙山
如果你有机会到祖国浩瀚的沙漠中去观光一番,那么,映入人们眼
帘的将又是一派壮观景色。
无穷无尽的沙子在风的吹刮下,堆积成一个个如弯月般的新月形沙
丘。在沙子多的地方,它们连成一串,形成一条巨大的链条,这就是新
月形沙丘链。高大的沙丘可达20 多米,大约有四五层楼房那么高。
在沙漠中最逗人的是风蘑菇,它们上大下小,有的像一把大伞,有
的像一头猛兽。这是风的侵蚀作用造成的。呼啸的风携带着沙子不停地
扫过地面,下面较软的岩层被它磨蚀了,上面较硬的岩层则磨蚀较少,
这样便形成了一个个风蘑菇。
沙漠中还有一种鸣沙山,也就是会唱歌的沙山。这种沙山在我国比
较闻名的有7 座,分别位于新疆、内蒙、甘肃等省区。高五六十米,人
们如果爬到上面往下一滑,它就会发出如同汽车、飞机发动时的响声。
如果双手使劲捧一把沙子,沙子就会像青蛙似地叫起来,会把人吓一跳。
沙子为什么会响呢?原来这是一种共鸣现象。产生这种现象要有两个条件,一是沙山要高大,约50 米以上,二是沙丘下要有水分。当沙丘下的
水分被蒸发后,在其背风向阳面就能形成一个天然的“共鸣箱”。这样,
沙丘上的沙子只要稍有扰动,就能在这“共鸣箱”中产生共鸣,从而发
出响声。
内蒙古包头市南约50 公里处的响沙湾是我国著名的响沙之一。它位
于达拉特旗境内,处于库布其沙漠的边缘。
响沙湾的响沙所在地为新月形沙丘,沙丘高约40 米左右,坡度为40
°~45°左右。当人从上往下滑时,会听见“轰”、“轰”的声响。
灵栖3 洞·大慈岩
位于两江一湖(新安江·富春江·千岛湖)的建德县内的灵栖3 洞——
灵泉水洞、清风洞、霭云洞,是著名的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电视剧《西
游记》中的许多实景,就是在这里拍摄的。
灵泉洞是地下河的水洞,洞壁光滑,少钟乳。洞中有“水晶宫”,
全长400 余米,高、宽各6 米,可乘船饱览“地下艺术宫殿”的胜景。
从灵泉洞蜿蜒而上数百步即为清风洞,上下有两个洞口,底洞口海
拔206 米,上洞口为266 米。由于热冷空气对流,洞内风较大,称“风
洞”,又称“冷洞”。其实洞中冬暖夏凉,气温保持在11~14℃之间。
洞中最高处有20 米,面积约2300 多平方米。洞内钟乳石笋,似白玉雕
砌,丰采多姿,尤以“百鸟归巢图”、“巴山蜀水图”为胜。
从清风洞出来往上登攀数百步就到了霭云洞。这个洞,洞身深嵌,
洞内潮湿;山雨来时,洞内温暖空气上升,在洞口冷却成云雾,霭然缥
缈,终年气温在15~16℃之间。洞厅面积宏大,达6000 平方米,有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