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宗晋,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所长,国家科委、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自然灾害综合研究组组长。吉林省吉林市人,1933年1月 31日生。 1955年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普查系。1957~1960年从师于李四光、孙殿卿读地质力学研究生。马宗晋先后从事小构造、石油构造、地震构造、地震预报和现今地球动力学研究,分别做出了有重要影响的贡献。他所领导或主要参加的工作,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一项,国家地震局科技进步一等奖四项,二等奖多项。国务院授予他劳动模范和有突出贡献科学家称号。
1956年,马宗晋成为新中国第一名地质力学专业的研究生。他的导师孙殿卿,是地质力学创始人李四光教授的学生。马宗晋入学后便按照孙先生的建议,与李四光直接面谈,讨教学习要点。李四光告诉他,地质的课堂在野外,这是一辈子学习的课堂。此后,他便完全按照李四光所指点的道路前进。
1960年,研究生毕业后的马宗晋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构造室担任助理研究员、构造力学组组长。从1961年起,他开始研究小构造,主要是研究岩石的“节理”。几年之内,湖北三峡、浙江衢江、贵州大娄山、北京门头沟等地,到处都留下了他观察研究的足迹。不仅在野外观察,在市区、在室内、在飞机场、地铁车站、百货商店、公园的假山,甚至研究所的厕所,他都时时刻刻注意各种裂缝。有时他还砸玻璃、砸牙膏套管来进行裂缝实验。不久,一篇题为《节理力学性质的判别及其分期配套的初步研究》的论文,终于在马宗晋及其同伴的手下诞生了。由于马宗晋在裂缝研究方面取得的突出成就,石油部门邀请他到四川研究缝洞型油气藏分布规律,帮助寻找石油,这使他在科研结合生产方面跨上一个新的台阶。
1966年3月,河北邢台先后发生6.8级和7.2级大地震。一年以后,1967年3月,河北河间又发生6.3级地震。为了确保首都安全,周恩来总理指示,要“密切注视京津地区地震动向”。按照总理的指示,京津地区地震办公室(国家地震局前身)很快就成立起来了,马宗晋被抽调到这个办公室担任地震分析预报组组长,开始了他人生征途的新航程。
世界上的地震预报,以往已经有长期和短期两种说法。从现实的需要来看,这两种预报留下的时间空档太大,无法满足各方需求。经过多方面分析、研究、综合、归纳,1972年11月,在国家地震局太原会议上,马宗晋首次提出了地震预报的长期、中期、短期和临震预报阶段的划分,提出了分阶段渐进式预报的理论。这是一个完整的思路,成为我国现行地震预报的基本思路和工作方法,被国外称之为“中国的地震预报模式”。他所提出的中期预报概念既是从理论上把长期统计性预报与短期前兆性预报连接起来的重要环节和蕴震物理过程的重要说明,又是在减轻地震灾害制定相应规划的适当的预报时段即几年至十几年的预报,此概念引起国际上广泛的重视。1987年美国召集第一次中期地震预报讨论会时特邀他到会作报告。国际上10年减灾活动中关于地震预报的国际合作,也是以中期预报为主要目标的。
在从事地震预报过程中,除了例行的日常工作,马宗晋总在思索,要使地震预报真正上升为一门科学,必须积极开展震因学、震史学和震兆学研究。他先后提出了“大陆地震多震层”、“能干层”的概念,指明了地震工作的目的层和探索地震成因的岩石圈结构环境和关键部位,这已取得国内外地震学家的共识;提出了多应力集中点场假说,成为认识和分析前兆场以及源场和区域场相互关系的地壳力学基础;他把我国历史上较大地震按发生时间画成图表,发现有20年左右强弱起伏的分布规律,于是提出了“地震活跃幕”的概念,并在我国地震研究中被广泛采用,他进而分析我国 2000余年的历史地震资料,又提出了300年左右强震起伏的“地震活跃期”和千余年起伏的“强震活跃世”等概念,从而为地震历史发展的韵律性作了全面的概括,把地震史学引向有律可循的道路。
1977年3月,马宗晋同其他三位中国专家一起,应邀来到罗马尼亚。当时,罗马尼亚佛朗卡地区发生了一次7.6级地震,“美国之音”不断广播说,“还将有一次大地震”,一时弄得人心惶惶。到底还有没有大震?罗马尼亚政府分别邀请了中国、日本、苏联和联邦德国的地震专家前去考察,以便采取相应对策。
来到罗马尼亚,马宗晋等人立即投入紧张的工作,一个多月以后该提具体意见了,倒使他们犯了难,在国际上发布明确的预报见解,万一错了,事关祖国的声誉。但他们想起党和政府的嘱托,想起科学工作者的职责,毅然决定发布明确的预报意见:这次地震后一段时间内不会再有大的地震。马宗晋的结论经受住了时间的检验。国外有位专家在赞扬中说:马宗晋至少曾在欧洲工作过10年。其实。这是马宗晋第一次出国。
马宗晋先后到过欧、亚、美十几个国家,这些出访,为他探讨中国地震与全球构造的关系提供了机会,他的科研生涯也步入了从全球地震构造和现今动力学角度研究地震的新阶段。1980年以来,在研究全球地震和全球级活动构造的基础上,马宗晋提出了全球有环太平洋俯冲带地震构造系统、洋脊裂谷地震构造系统和北纬20°~50°大陆地震构造系统。这三大系统的空间配置与整个地球的重力大地水准面的畸型——略受压扁的梨型,共同显示了全球构造的非对称——反对称概念。他用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地幔物质也由西向东流动来解释这一现象,他的一些推论已经在我国和其他国家得到初步的证实。
1987年,42届联合国大会通过169号决议,决定在1990~2000年期间开展“国际减灾工作”活动。联合国的这一决议也影响到马宗晋以后的科研生涯。1988年,他从国家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调到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担任所长,1989年,他被任命为国家科委、国家计委领导的全国重大自然灾害调查和对策研究小组组长,受命于年底前拿出一个未来30年的减灾系统工程。马宗晋于1990年1月,向国家科委递交了一份《减轻自然灾害系统工程初议》,提出把所有的自然灾害看成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整体,建议建设统一的高技术监测系统。自此他从地震扩展到洪水、风暴、寒暑、滑坡、农业及林业病虫害等等自然灾害的总体研究。在他领导下由地震、气象、海洋、水利、地质、农业、林业等部门专家组成的自然灾害研究组,深入细致地完成了近40年我国自然灾害的时空分布概况和经济、人身损失的概况;提出了以监测、预报、评估、防灾、抗灾、救灾、安置与恢复、立法与教育、保险与基金、规划与指挥等10个环节组成的减灾系统工程;提出了以“灾害群”与“灾害链”为对象的天地生相互作用的研究思路。上述工作已在推进我国灾害科学和减灾事业的迅速发展上产生了领先性的影响,已引起国际减灾界的注意并被引用。
马宗晋1978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1986年被授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技专家称号,1989年荣获首届李四光地质科学研究者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