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廷栋,现任地质矿产部高咨中心高级科技顾问,中国地质科学院研究员,曾任中国地质科学院院长和地矿部副总工程师。河北省栾城县人,1930年10月生。曾就读于北京大学地质系,1953年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40年来,他主要从事区域地质调查研究和地质编图,参加或主持过10多项国家和部级科研项目和国际合作项目,其成果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和地矿部科技成果一等奖。1984年被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技专家。
早在本世纪初期,鲁迅先生在其所著《中国地质略论》(1903)中就曾说过:“觇国非难。入其境,搜其市,无一幅自制之精密地形图,非文明国。无一幅自制之精密地质图(并地文土性等图),非文明国。”地质图件历来是地质工作成果表现的主要形式之一,是地质工作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种重要手段。而区域地质调查研究又是提高国土地质研究程度和编制精密地质图的基础。因此,区域地质调查研究成果和综合性地质图件,往往是反映一个国家地质研究程度、地质科学总体水平和科学文明的重要标志。它不但可以为地质工作战略部署、矿产资源勘查和地质环境及地质灾害评价提供科学依据,而且可以为地质科学研究开辟道路。这就是为什么世界各国和国内外地质界历来十分重视区域地质研究和地质编图的主要原因。李廷栋在这一领域精心研究,持之以恒,取得一些高水平研究成果,提出了若干有建树性的见解和观点。
50年代后期,他参加中国科学院中苏合作黑龙江流域综合考察,在大兴安岭北部进行了区域地质研究,尔后,他又领导了地质部大兴安岭东坡的地质调查。当时,大兴安岭北部基本上是一个地质调查研究的“空白区”,仅有零星的点、线地质调查资料。经过4年的调查研究,他们填制了大兴安岭北部地质图,编写了《大兴安岭北部地质》、《大兴安岭东北部区域地质的初步研究》等专著和多篇论文,填补了大兴安岭北部地质研究“空白区”,建立了地层系统、侵入岩期序和构造格架(图1),系统总结了本区地质构造时空发育特征和多旋回发展过程;鉴别出得尔布干大断裂,发现含化石的白垩系、下石炭统、泥盆系及震旦系,特别是前寒武纪变质岩系和热河动物群的发现,对东北乃至全国地层对比和构造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在综合研究基础上,划分了本区构造单元,总结了新构造运动标志和“拱顶式”抬升的特点,提出本区地质构造继承性、新生性、迁移性演化规律。这些成果曾长期作为大兴安岭及全国地质综合研究和地质编图依据。
60年代后期,他领导了地质部川西综合地质研究项目,在四川西部开展了区域地质综合研究,编著了《四川西部宝兴丹巴德格一带地质构造》的科研报告,重新厘定了本区地层层序和侵入岩分期,重点研究了本区三叠纪地层和复理石建造的沉积构造特征,在宝兴—小金地区首次发现含化石的下三叠系,在德格—甘孜一带三叠系中采集鉴定出丰富的六射珊瑚化石;分析总结了本区三叠系沉积型相的变化及不同的岩石组合特征,划分出5个不同的沉积相区。特别是经过仔细研究,在宝兴一带发现丰富的各时代、各门类的古生物化石,重新厘定了古生代地层层序;发现早泥盆世布拉格期笔石化石——镰形新单笔石[Neomonograptus falcarius(Koren)],成为我国最早发现“志留—泥盆系过渡层”地点之一,为研究我国志留—泥盆系界线和泥盆纪古地理变迁提供了重要科学资料。同时,对“宝兴杂岩”进行了研究,第一次测得7亿年左右的年龄数据,为进一步研究、确定扬子地台西缘一些“变质杂岩”时代起到了率先突破的作用。
70年代,在长期科研实践和资料积累的基础上,他致力于中国地质的综合研究,先后主持或参与主持编制了中国地质图集、中国矿产图集、中国矿产图、中国地质图和亚洲地质图等多种地质图件。其中,中国地质图集和中国矿产图集是我国首次编制出版的地质、矿产图集,包括全国性若干地质矿产图件和各省、市、自治区地质图和矿产图。亚洲地质图则是我国第一次编制出版的20拼幅以洲为单位的大型彩色地质挂图。为保证编图质量和水平,他们这个地质编图科研集体,对各种地质图件的编制都始终坚持“严格要求,精心设计,精心编绘,严格审校,力求创新”的技术路线和指导思想。在地质内容编绘方面,他们在充分搜集、研究已有地质图件、资料基础上,对各地区、各时代地层、侵入岩和构造现象进行反复的对比研究,厘定其时代,提出统一划分对比方案,对一些重大或有争议的地质问题,经征询有关专家意见和充分论证后提出处理方案,力争作到编绘的图件资料新,内容实,地质信息量大,地质的划分对比符合当代地质科学水平。在制图方面,制定了先进合理的制图程序和技术标准,在制图技术、图面结构、色标制作等方面,都进行了革新。因此,这一时期完成的上述一些地质图件,不但做到了地质内容丰实,繁简适度,地质轮廓清晰,而且绘制精细,结构合理,具有较佳的色调配置,使我国常规地质制图科学技术达到了当时的国际先进水平,获得国内外地质界的高度评价和舆论界的强烈反响。特别是中国地质图和在王鸿桢、李春昱教授亲自参加、指导下编制的亚洲地质图,在国内外地质界的影响尤为深远。美国《地质时报》(Geotimes)认为这两种地质图件“在细节上很精致”,“制图上配置很好”,“印刷达到了高水平”。香港大学彭琪瑞教授撰文称赞亚洲地质图“地容详确,编绘精审,印刷明细”,“对亚洲地质以及世界地质的了解和研究是一项巨大的贡献。”1980年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主席杜伦佩在第26届国际地质大会开幕式讲话中也盛赞了中国地质编图水平,他说:“许多漂亮的地质图开阔了我们对地球表面的认识,我们应该提到的例子是中国地质图、南美构造图……”
在地质编图基础上,他们进行了中国地质和亚洲地质的综合研究,编写了《中国地质概述》、《亚洲地质》等专著,编辑出版了《亚洲地质资料汇编》,发表学术论文多篇。作为集体研究成果,《亚洲地质》全面、概要地总结、论述了亚洲地势、地层、岩浆岩、构造时空发展的基本事实和主要特点;根据各地区地层发育总体特征的差异,把亚洲大陆划分为6个地层大区:南亚大陆区、南亚陆间区、中轴大陆区、北亚陆间区、北亚大陆区及环太平洋区,并分区、分断代论述了地层发育的基本特征;总结了亚洲大陆主要构造体系特征,把亚洲地质构造发展划分为4大阶段:前吕梁运动阶段、吕梁—晋宁运动阶段、晋宁—印支运动阶段和印支运动后阶段。李廷栋根据王鸿桢教授提出的构造活动论和地质发展阶段论的观点,从地壳结构及其演化出发,把亚洲大陆划分为6大构造岩浆域,分别论述了各构造岩浆域岩浆活动的总体特征,总结了亚洲岩浆活动的六大特点,提出亚洲大陆岩浆作用的阶段性、继承性、分异性、分带性及迁移性的时空演化规律。
在《略论亚洲大陆滨太平洋构造岩浆域及其演化》论文中,他把亚洲滨太平洋中新生代岩浆岩划分为陆内、陆内断陷、陆缘盆地及西太平洋岛弧等四个构造岩浆区,20个构造岩浆系,分别论述了各区、系火山—深成作用的主要特点(图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