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底层水温变化大。前人的研究业已证明,大气温度的日变化可影响到地下5m左右,气温的年变化可影响到地下50m。而对于水体则影响更深,再加上海流、波浪、潮汐的混合作用,气温变化的影响可波及到2 000m深的水体。而水温的变化又直接作用于海底沉积物。图3为中国东海海域的实测温度剖面,可以看出,温度随深度增大呈非线性变化,特别是海底之下0~5m范围内,温度变化更加复杂,由此可见,地表因素的影响非常大。但如何从地热资料中消除这些浅层噪音,而得出真正来自地下深处的热信息在国际上还是一个未解的难题。
2.底质坚硬,热流探针难以下插。深海沉积物多为大洋软泥,海底热流探针靠自身配重即可很容易地插入沉积物中。而浅海区主要是砂质沉积,粒径相对较大,底质非常坚硬,因此,如何保证热流探针垂直地插入沉积物中,还是一个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3.船体漂移,难以作业。海上调查过程中,由于波浪、海流及风的作用,船舶难以稳定在作业站位上。当热流探针插入海底以后,由于下插过程中摩擦生热及仪器材料本身的原因,需要在沉积物中保持垂直状态10~15min,才能达到温度平衡。此时,如果风、流、浪的作用方向一致,船体可漂移300~500m,如在水深大于2 000m的深海作业,则只要适当释放连结钢缆即可,而在水深100m左右的浅海区则非常困难,经常把探针拔出、拖倒、拉断,甚至丢失。
4.沉积速率快,地形起伏大。浅海区由于靠近陆地,沉积物来源广,故沉积速率非常快,此外,在近岸或大陆坡地区地形起伏较大,这些对地热测量都有一定的影响。如何精确地计算,有效地消除这些影响,国际上尚无现成的方法可循。
面对这些困难,李乃胜和他的合作者们潜心研究,刻苦钻研,多次实验,最终为国际热流界提供了一套比较成功的浅海热流调查研究方法。他们的试验内容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冬夏季重复观测。对同一调查站位,在冬季和夏季进行重复测量,根据观测资料来确定海水温度变化对地壳热流的影响程度,判定水温变化的影响随深度的衰减情况,从而设计最佳资料处理程序,最大限度地消除浅层因素的影响。图4中90—1—16A和B为冬季测量结果,91—1—15A和B为夏季测量结果,可以看出两者差异较大,直到海底之下6~7m,二者方趋于一致,说明6~7m之下,水温变化的影响已大幅度减弱。
2.加长地热探针。深海热流测量中,地热探针长度一般为3.0~4.5m。而在李乃胜作为中方首席科学家的浅海测量中将探针加长到6.0~9.0m,使下插深度增大,以尽可能采用下部热敏元件的记录来进行资料处理。
3.投放长期温度监测系统。海上作业中,首先在预定站位投放一长期温度监测装置,自动记录沉积物和底层海水的温度变化。一年之后,回收仪器,可获得一年的温度变化记录,从而设计计算程序,消除浅层因素的影响。
4.抛缆固定和重力脱钩插底。为了克服船舶漂移问题,尝试了待仪器插底后,将连结缆绳上端拴上浮球抛入海中,待测量结束再打捞浮球回收仪器的方法。为了解决插底问题,采用了重力脱钩装置,使仪器自由落体快速下插。这些技术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存在一定的风险,仍需要进一步探讨。
三、海洋地热学研究
我们伟大的祖国雄居太平洋西岸,而太平洋边缘洋陆过渡地区是全球著名的构造活动带。既是著名的板块俯冲汇聚带,也是地震、火山活动带,在弧后盆地,还形成了一条醒目的热流高值带。因此,地学界称之为外“太平洋火环”。这为李乃胜的海洋地热学研究提供了广阔的用武之地。
根据大量的海底热流调查资料,李乃胜和他的课题组成员一起,从地热学角度,对西北太平洋构造活动带进行了详细分析研究,提出了一些独到的见解:
1.冲绳海槽现代活动裂谷的探讨
位于中国东海东缘,琉球群岛西侧的冲绳海槽具有异常高的热流值(见图1)。测量资料表明,189个站位的平均热流值高达982mW/m2,尤其在冲绳海槽中部27°~28°N,127°~128°E之间一个经纬度网格内89个热流测点的平均值竟高达1650mW/m2,最高观测值达26008mW/m2。如此高的热流值为全球热流调查中所仅见,比太平洋中脊、马里亚纳海槽等公认的扩张中心要高得多,也远远高于红海、亚丁湾等“新生海洋”。李乃胜在研究中发现,冲绳海槽中央发育了一条平行海槽走向的张裂地堑(槽中槽),总体呈NNE向弧形展布,由十几条NE向雁行斜列的小地堑组成。在中央地堑内测得了很高的热流值。因此,海槽中央形成了一条宽约15km,长约120kmNNE向弧形展布的热流高值带,其北端可延伸至日本九州的鹿儿岛湾,其南端与台湾的台东纵谷相接,构成了西北太平洋边缘一条醒目的高热流异常带。除极高的热流值外,大量地质调查已发现冲绳海槽内有两条火山链,其一位于海槽东坡,发育了一系列活火山岛,其二位于海槽中央地堑。日本的“深海2000号”深潜艇在海槽中部“夏岛—84”洼地内发现了三处热液喷发口。李乃胜和他的同事们对这些来自地下深处的“热”信号进行了认真研究,对该区的热源机制进行了探讨,认为高温地幔物质隆起上拱是冲绳海槽高热带的主要热源,并结合其他地球物理资料计算出冲绳海槽区地壳厚度介于16—24km之间,海槽中央地堑带的岩石圈厚度仅为35~40km。因此,他们认为,冲绳海槽是一条正在活动的弧后裂谷。
2.东海地热异常区的发现
李乃胜在中国东海陆架区海底热流调查中发现,在舢群岛——杭州湾外海存在着较高的地温梯度,如图5~8所示,08,10,18,19,20,11,12等 8个站位 15次测量中,剖面底部均显示出很大的地温梯度。若以此估算,热流值将达到300~400mW/m2,这在陆架地区是少见的。由于该区为浅海细砂和粉砂沉积区,底质非常坚硬,热流探针下插深度不够,尚难以确证这一高热区的存在。但这些显示高地温梯度的测量剖面大面积成群分布,肯定是一个值得进一步研究的“地热异常区”。从区域地质构造方面看,该区位于闽浙隆起与东海坳陷的分界地带,属于东南沿海大断裂的活动地带。陆地上在东南沿海断裂带发育了漳州热田,其最大实测热流值达359mW/m2。因此,海上发育这个“地热异常区”从地质构造学角度看是完全可能的。该区南界大致为鱼山—久米SE向断裂带。如果这个“高热区”被完全证实的话,对于我国东海的地质构造学研究和东海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将具有新的指导意义。
3.沟弧盆体系的热流变化特征
西北太平洋边缘地区,由于大洋板块俯冲于大陆板块之下,而形成了独特的海沟、岛弧和弧后盆地相伴生的沟弧盆体系(T—A—BA)。李乃胜和他的同事们对沟弧盆体系的热流特征进行了深入探讨,建立了这种俯冲汇聚型大陆边缘的地热模式。图9为一条从中国东海到菲律宾海,横穿琉球海沟、琉球岛弧和冲绳海槽的热流示意剖面。其中,菲律宾海大洋地壳区和中国东海大陆地壳区热流值稳定,多为50~60mW/m2,接近全球平均值。但沟弧盆地区热流变化大。他们的研究表明,从琉球海沟到琉球岛弧的主弧内侧为极低热流区。大部分测点热流值小于40mW/m2,20多个测点小于20mW/m2,最低值仅为8.8mW/m2。至弧后地区热流值迅速升高,到冲绳海槽中央地堑,热流值达到最高。整个西北太平洋边缘沟弧盆体系,包括:阿留申海沟、岛弧及弧后的白令海;千岛海沟、岛弧及弧后的鄂霍茨克海;日本海沟、岛弧及弧后的日本海;马里亚纳海沟、伊豆—小笠原岛弧及弧后的马里亚纳海槽;琉球海沟、岛弧及弧后的冲绳海槽,都符合这一热流变化特征,所不同的只是由于弧后盆地的年龄,洋壳发育程度和构造活动性不同,高热流的幅度有所差异。沟弧盆体系的这一热流变化模式反映了板块俯冲汇聚的热机制,这就是,大洋岩石圈作为“冷”板块俯冲于大陆之下,由于下插过程中摩擦生热及地幔流作用,使弧后地区上地幔部分熔融,造成岩浆房上拱,从而导致了弧后岩浆活动和海底热液喷发,并最终使弧后地区张裂下陷。如进一步发展,则扩张产生新的大洋地壳。
我国海洋地热学研究刚刚起步。今年3月刚从美国研修归来的李乃胜清楚自己肩负的重任,他正带领一个年轻的课题组,向着新的目标迈进。在访美归来的学术报告会上,他充满信心地表示:将以海洋地热资料为基础,以其他地球物理资料和大洋钻探(ODP)资料为补充,采用中、日、俄、美多国合作的形式,对西北太平洋俯冲汇聚型大陆边缘进行系统研究,以期得出全球意义的规律性认识。今后5年,他的主攻目标是:陆架浅海热流探测和热源分析;俯冲板块对弧后地区的热影响;活动型大陆边缘的洋陆壳相互作用,弧后张裂与扩张过程及其地球动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