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纪兰,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研究员。湖南攸县人,1935年12月生。1957年获台湾大学土木工程学士,1961年获佛琴尼亚理工学院工程力学硕士,1967年获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航空科学博士。先后从事稀薄空气动力学、港湾共振、湖湾环流等研究。1979年回国,一直从事我国边缘海及河口环流动力学的研究。
在各大洋中的南、北副热带海域,都存在着一个洋盆尺度的反气旋环流系统。它是由低纬度的偏东向贸易风与中纬度的偏西风两个风场的涡度场所驱动的。由于地球的自转及球形形态,这些环流系统的西侧的海流皆具有流速强、流幅窄的特性,并且靠近大陆。这些西边界流由热带向中纬度快速输送大量的流量与热量,对沿程海洋环境及气候皆有重要影响。
北大西洋的湾流与北太平洋的黑潮是世界上最著名的两支西边界流。黑潮源自菲律宾以东,沿巴士海峡及我国台湾以东北上,进入东海后基本上随陆架坡折带流动,然后自吐噶喇海峡流回太平洋并沿日本南岸东流。黑潮在东海的流量约相当于1000个长江,因此它对我国边缘海的水文状况及环流皆有重要的影响。1979年以来,苏纪兰与同事及研究生们,通过出海调查及动力学研究,在这方面取得了系统的认识,为丰富我国邻近海域物理海洋学内容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南海东北部有两支著名的海流。在广东外海陆架坡折带附近终年东北向的南海暖流,它是60年代初全国海洋普查时,管秉贤和陈上及分析资料发现的。再往外位于陆坡外侧还有一终年西南向的强流,其流量有时达东海黑潮的四分之一,它是80年代初我国海洋学者发现的,并命名为“黑潮南海分支”。苏纪兰等的动力学研究表明,这支西南向强流并非黑潮的直接分支,而是黑潮在南海诱导的气旋环流的强化侧;它是由于黑潮西侧涡度场通过平流效应而生成的,并且具有长周期的波动性质;此外,这支流基本是斜压性的。1992年他组织了一次调查,同期台湾学者也进行了调查,二者的调查资料覆盖了整个南海北部。调查的水文要素、营养盐要素及一些指示性化学要素等的分布皆表明,黑潮水入侵南海只局限于巴士海峡。关于南海暖流冬季逆风北上的机制,他们通过动力学研究指出,这主要是受黑潮所诱导的南海水位场所驱动的。
台湾暖流一词是毛汉礼等在60年代初提出来的,它终年北上,流经浙闽沿岸,控制了东海100m以深浅海区的水文状况。东海陆架100m以深海区的水文性质受黑潮直接影响较大,其中台湾东北冬季黑潮上层水的大举入侵以及其他季节黑潮次表层水涌升而形成的冷中心,是两个显著的特征。台湾暖流的来源及形成和冷中心的机制,都是我国海洋学者一直关注的问题。
苏纪兰他们认识到,黑潮在台湾东北入侵陆架的形式对东海陆架水文的重要影响。通过调查及动力学研究,他们提出,黑潮进入东海后其水位场失去了台湾岛的“支撑”,水位场的调整导致黑潮的入侵;冬季陆架水体密度较高,黑潮上层水大举入侵是主要形式;夏季陆架水密度较低,黑潮上层水无法进入陆架,而是以次表层水涌升陆架形成冷中心的形式来“支撑”水位场。
从调查及理论研究,苏纪兰和同事们发现,台湾暖流除了具有前人认识的上、下层结构外,无论冬、夏它还可分为内、外侧两个分支。内侧分支即传统的北上台湾暖流,外侧分支在浙南外海与内侧分支分离而归向坡折带。他们的研究指出,这两个分支的形成机制在冬、夏季并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