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区域构造体系及地震震中分布图(比例尺1∶100万,距厂址半径320km范围内);
(2)新构造运动图(比例尺1∶10万,距厂址30km半径范围内);
(3)第四纪地质地貌图(比例尺1∶10万,距厂址30km半径范围内);
(4)选址地区地质测绘(1∶5万,300余km2);
(5)不同上延高度(△T)的航磁延拓图(1∶10万);
(6)选址地区活动断裂带及地块、岩块分布图(比例尺1∶20万);
(7)选址地区,区域稳定性分区评价图(1∶10万)(图1)。
区域稳定性区划的目的是在综合分析各种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按其因素的主次控制关系,研究地壳稳定性的区域分布规律,从而划分不同稳定程度的区(带)、亚区、及地段,并进行稳定性评价,经过筛选,以期在活动构造带内,寻找相对稳定的“安全岛”作为核电站的场址。
研究范围内共进行三级区划:
一级区划。按构造体系及其联合、复合关系,划分为不同稳定程度的区(带)。所谓带是指选址地区的主干断裂带,带与带间按不同断裂组合类型划分为区,研究范围内,大致可划分为四种复合、联合区:
Ⅰ区(以早期新华夏为主导与北西向构造体系复合的断隆、断拗区);
Ⅱ区(以早期新华夏与纬向构造体系联合的断隆区);
Ⅲ区(以纬向构造体系为主导与早期新华夏构造体系复合的断隆和断拗区);
Ⅳ区(以早期新华夏系控制的滨海新生代断陷区)。
二级区划。主要考虑次级断裂组合关系、断裂活动性、地震活动性,以及断块的介质结构特征。研究区内,共划分9个亚区。
三级区划(地段)。主要依据介质结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条件的差异,在一个断块亚区中,大体可分为古生代地块、中生代地块、中生代褶带和新生代断陷及凹陷盆地、槽地。
该地区除进行一、二级区划外,仅对Ⅰ区进行了三级区划(见图2),并按构造部位、介质结构条件:如岩体质量系数(Q)、岩体的完整系数以平均裂隙率(Kcp)表示;断层活动性的指标:如断层活动速率(Fvmm/a);地震活动指标:如小区域地震基本烈度Ⅰ。及外来影响烈度Ii;物理地质作用指标:如山体稳定系数(kh)等,综合这些参数的函数式即可求出相对区域稳定系数(Rs)。各种指标,均可按四级划分,如质量系数可分为坚硬的(4~5)、较坚硬的(3~3.9)、较软弱的(2~2.9)、软弱的(<2);如结构因素可划分为四级:完整结构(4~5)、中厚层状及块状结构(3~3.9)、薄层、片状及碎裂结构(2~2.9)、松散结构(<2)等等,然后再对5种因素按各种因素的重要性确定其权值,进行加权平均以求得区域稳定性系数:Rs=4~5为稳定的,Rs=3~3.9为次稳定的,Rs=2~2.9为次不稳定的,Rs<2为不稳定的。这种方法是区划与分级评价相结合,与前法不同之处,仅仅是所采用指标的不同,重点各有侧重,后者适于结合当地实际,所采取的指标也比较容易获得。根据所取得的区域稳定系数优选相对稳定的“安全岛”,实际上与“安全岛”多级逼近的优选法是一致的。这也是一种半定量的评价方法。
3.区域稳定(CRUST AB)专家系统及风险度评价法。这是一种新近发展起来的计算机辅助决策评价法。殷跃平博士充分吸收了胡海涛和国际原子能机构关于核电站选址地质地震评价等五种权威专家的知识,并运用图论的结构矩阵法研究专家知识的结构框架,探求专家知识结构的合理性和优化性,为建立知识库和专家知识的提取打下基础。结构模型是一种图论的分析方法,也就是将网络图(或复杂系统)元素之间的关系用矩阵表示。由此可揭示网络图中大量元素之间的内在关系(因果、上下、大小等);并可通过电子计算机的对话形式,将之解成条理分明多级递阶的结构形式。由此建立起区域稳定性研究的专家知识模型。其评价内容包括“与地震、地质有关的地质灾害”;“与地震有关的地面运动”;“场区及围区地表断裂作用”三大方面(参见图3)。
区域稳定专家系统评价中,采用了产生式系统和语义网络的混合模型。推理机的设计是专家系统的重要内容。成功的专家系统具有反映确定性思维形式的逻辑推理能力,具有反映随机性思维的推理能力,具有模糊性思维的可信推理能力,具有专家主观专业直觉的默认推理能力。在地质地震评价中,某些现象由于没有充分论据说明其存在,因此只能根据该领域专家的专业直觉,认定该现象的存在是合理的。如若仅知岩体为厚层—中厚层沉积岩,而其它条件未知,那么,据专家的经验,可默认为块状结构岩体。当然,其可信度小于100。CRUST AB系统充分利用默认推理吸收了专家的专业直觉,使系统运行更为灵活、可信。
胡海涛等在研究地质条件、地球物理场和地震活动特征基础上,从地面运动(烈度和加速度)、场区地块性状和场区潜在地质灾害三方面进行地质地震条件评价,由此,他们建立了两个层次的知识库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