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土壤分类简介
对于自然客体的分类是知识系统化的体现,其目的在于使人类能够更科学地认识自然客体的性质及各种自然客体之间的关系,并满足实践的需要。土壤分类是将自然界的各种土壤按照其基本性质、形成条件、形成过程等的相似性与差异性加以区分和归纳,组织成一定的分类系统,并给各种土壤类型命名的方法。土壤分类的主要目的是满足人类对土地利用的需要。
人类对于土壤分类的尝试,可以追溯到遥远的古代。早在3000年前,中国古籍《禹贡》和《管子·地员篇》中就有根据土壤颜色和性质对土壤种类划分和命名的记载。在近150年来,随着土壤分析资料的大量积累和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产生了比较科学的分类方法,但目前国际上还没有统一的土壤分类方案。我国较为习用的土壤分类以《中国土壤》第二版(1987)上的分类系统为代表,分类的基本依据是成土条件、成土过程和土壤属性三者的综合。该分类系统由土类、亚类、土属、土种和变种五级组成,以土类和土种两级为主。在土类以上,根据土类的共性归纳为上纲(表9-6)。
土纲是根据成土过程的共同特点及土壤性质上的某些共性划分的。如铁铝土是以共同具有富铝化过程,富含游离铁、铝成分为其共同特点,由此构成该土纲内各土类之间的共同联系。在全国共分为10个土纲。
土类是在一定的生物、气候、水文等自然条件下和耕作制度等社会条件下形成的,具有独特的形成过程和剖面形态,不同土类之间在性质上有质的差别。例如红壤形成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下,具有富铝化过程和生物累积作用,土壤呈酸性反应,盐基不饱和,粘土矿物以高岭石为主。土壤中富含氧化铁,使全剖面多呈红色。上述特点使之与热带雨林、季雨林下发育的砖红壤和热带、亚热带山地上发育的黄壤部有质的差别。在全国共分为46个土类。
亚类是在土类范围内土类之间的过渡类型,根据主导成土过程以外的另一个次要的或者新的成上过程划分。它的土壤发生特征和土壤利用改良方向比土类更为一致。例如,褐土的主导成土过程是残积粘化过程;如果淋溶过程较强,属于淋溶褐土亚类;如果淋溶过程微弱并伴有钙积过程,属于石灰性褐土亚类;如果剖面下部受潜水影响存在铁、锰物质的氧化-还原过程,属于潮褐土亚类。它们分别是褐土向棕壤、栗钙土和潮土过渡的类型。
土属是在发生学上有互相联系,具有承上启下意义的分类单元,主要根据母质、水文等地方性因子划分。例如,根据母质的影响将红壤分为铁质、硅铁质和硅铝质红壤等土属。
土种是土壤分类的基层单位,根据土壤的发育程度划分。土种的性质虽具有相对稳定性,但可以因一般的改土措施而改变。例如根据红壤耕层和土层的厚度划分上种;根据盐土和碱土的盐化与碱化强度划分土种等。
变种是土种范围内的变化,一般根据土壤肥力的变异划分。肥力的变异受到耕作和施肥等措施的影响,从而产生不同的变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