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体的周日视运动是地球自转的最直观的证明。同理,太阳和其它恒星以一年为周期,在天球上的位置变化,是地球公转运动的证明。而太阳和其他恒星在天球上的位置周年变化的直观表现,就是四季星空的变化。因此,四季星空的形象变化就是地球公转的直观证据。
地球每年自西向东绕太阳公转一周,在理论上讲,作为地球上的观测者,应该可以感受到太阳的每日自西向东的移动情况,如果不是因为地球大气散射太阳光的话,我们连续观测几天,将能看到太阳在恒星背景上每天都有自西向东的移动,即太阳在恒星之间的向东移动。这种移动的速度是与地球绕日公转的速度相同的,并且与地球公转速度的改变相一致。可惜耀眼的太阳光芒掩盖了群星,我们白天无法直接看到天空中的众多星座,很难直接观测到太阳在天球上的移动,感觉不到太阳的周年视运动现象。自然界给人们的直接感觉是太阳及其它天体绕地球旋转,当人们明确地认识到了地球在自转之后,很容易理解天体的周日视运动,而对于太阳在天球上缓慢的周年运动感受得却不深刻。
长期的天文观测实践过程,人们找到了一种间接的观测方法,来说明地球的公转。那就是,每天日落以后的某一时刻,观测西方天空的星座,发现原来能看见的星座不见了,而原来在东方的星座在渐渐地西移。长期观测可以看到,一年中的四季,每个夜晚的星空形象总是不相同的。实际上,日落以后所见到的西方天空的星座,在太阳的东方,每天日落以后星座的西移,表明太阳在星座之间每日向东移动,它的光芒掩盖了原来我们能看见的星座。所以,四季星空的变化是太阳周年视运动的结果,太阳周年视运动则是地球公转的反映,表明地球在绕太阳自西向东地旋转。
四季星空形象的变化是连续的和周期性的,每个晚上所见的星座向西移动的量与地球公转运动量是相同的,即每日59′8″。每个晚上一定时刻所见的星空形象,一年过后,在相同的日子里又重复出现。这表明,太阳在星座之间每年运行了一周,也就是说地球绕太阳公转了一圈。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早已注意到太阳的周年视运动,他们发现每个晚上一定时刻所见的星座,大约每隔一个月改变一次,即太阳每隔一个月,在天球上穿过一个令人注目的星座,一年刚好穿过12个星座。这12个星座分布在黄道南北两侧各8°宽的带内。于是,人们从春分点开始,将黄道带分为十二等份,每一份所占的范围叫做一宫,共计有十二宫,称为黄道十二宫。每宫的名称是根据其所在星座的名称而命名的,以不同的符号表示,如图3-27。
由于地轴的进动,春分点每年都有西移现象。现代,十二宫已同相应的星座分离,但是,其名称仍不变。公元初年,春分点曾在白羊座内,当时的白羊宫与白羊座位置是相同的。目前,春分点已经移到了双鱼座,但是它的标记仍沿用白羊宫的符号,也就是说,现在的白羊宫不在白羊座,而在双鱼座。同理,其它各宫也都与名称相同的星座不同程度地错开了。
表3-1 黄道十二宫
黄道十二宫的等分点,分别称为某宫第一点。例如,白羊宫和双鱼宫的分界点,叫做白羊宫第一点,其黄经是0°,它就是春分点。巨蟹宫与双子宫的分界点,叫做巨蟹宫第一点,其黄经是90°,它就是夏至点。天秤宫与室女宫的分界点,叫做天秤宫第一点,其黄经是180°,它就是秋分点。摩羯宫与人马宫的分界点,叫做摩羯宫第一点,其黄经是270°,它就是冬至点。各宫第一点用不同的符号表示,两相邻的宫的第一点之间相距30°,各宫第一点的黄经是不同的。
兹将黄道十二宫的宫名、所在的星座和各宫第一点表示符号,及各宫第一点黄经,列如表3-1。
由图3-27可见,地球公转处于A、B、C、D,在天球上,相应的太阳视位置分别在a、b、c、d,即由于地球公转,视太阳在恒星之间的位置是不断变化的,但是在白昼我们看不到太阳在恒星之间的位置变化,在夜晚却可以看见与太阳相反方向星空的变化。例如,在春分日,地球在A,可以看到c附近的星空,半夜里所看到的正南方星座是室女座,天秤宫位于此星座。在夏至日,地球在B,可以看到d附近的星空,半夜里所看到的正南方星座是人马座,摩羯宫位于此星座。在秋分日,地球在C,可以看到a附近星空,半夜里所看到的正南方星座是双鱼座,白羊宫位于此星座。在冬至日,地球在D,可以看到b附近的星空,半夜里所看到的正南方星座是双子座,巨蟹宫在此星座。每年都是这样循环返复。这就是由于地球公转所造成的星空随季节交替的过程。
由上述分析可见,四季星空的变化是太阳周年视运动造成的,而太阳周年视运动则是地球绕日公转的反映。因此,和天体的周日视运动是地球自转的直观证据一样,四季星空的变化是地球公转的直观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