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2 地震海啸灾害的特点
地震海啸主要是因为海浪冲击成灾,与内陆地震主要是由于强烈震动和地基失效致灾是不同的。正因为成灾的主要途径不同,灾害也就有不同的特点:
(1)地震海啸灾害的范围大得多
地震波强度的衰减是比较快的。唐山7.8级地震的震中烈度Ⅺ度,到天津已经是Ⅷ度,到北京只有Ⅵ了。而地震引发海啸后,海浪传播过程中能量衰减显然慢得多,而且冲到大陆架海域,特别是遇到V字型港湾,还会有放大作用。例如,2004年12月26日印尼苏门答腊9.0级地震的海啸不仅冲击了苏门答腊沿岸(图4-36),而且冲击了泰国(图4-37)、斯里兰卡(图4-38)、印度(图4-39)等印度洋及其沿岸十几个国家。五六千千米远的东非国家也深受其害,如索马里也因海啸死了100人。
图4-36 地震海啸袭击前(上)、后(下)的印尼班达齐亚
图4-37 地震海啸袭击前(左)、后(右)泰国沿岸的卫星照片
图4-38 受地震海啸袭击印度(左)和斯里兰卡(右)受灾的景象
实际上,过去还有比这次冲击范围更大的地震海啸。例如,1960年5月22日智利9.5级(矩震级Mw)地震引发的海啸越过太平洋,造成日本死亡800人。
(2)海啸致灾不如内陆地震那么急迫
地震海啸的波浪的传播速度大约500~1000千米/小时,比大约每秒几千米的地震波速度慢得多。内陆大地震时,震中区的房屋可能在几秒、十几秒里,最多几十秒里就倒塌了。可是苏门答腊地震的海啸冲到泰国、印度需要一两个小时,袭击东非是五六个小时以后的事。
不少地方的海滩遭遇地震海啸袭击,海水先是回落,然后才是巨浪汹涌冲来。这也可能提供短暂的预警和逃生的机会。
图4-39是救援人员从到泰国拉克山海滩旅游遇难的一对加拿大夫妇约翰·尼尔和杰姬·尼尔的数码相机中取出的5张照片,生动地记录了海水先回落(A),然后远处出现白色浪花(B),海浪迅速增高(C),巨浪冲向海滩(D),最后巨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