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首页
地理教学
地理科普
地理试题
地理课件
地理教案
地理学案
地理复习
地理图片
地理课本
地理书库
中国地图
世界地图
地理新闻
行政区划
小故事
作文素材
作文大全
范文大全
黑板报
手抄报
地理资料
中国旅游
世界各地

防震减灾知识之四--地震会产生哪些宏观现象?(11)

时间:2014-11-07  归属:地震科普

4-40  班达亚齐市中心海啸灾害现场,许多废墟来自于海边

 

说明: http://10.42.20.32/eqDown/17FZJZSJ/FZJZ04.files/image051.jpg

4-41  印度洋大地震的海啸把巨大的轮船抛到了几千米远的市中心

 

 

说明: http://10.42.20.32/eqDown/17FZJZSJ/FZJZ04.files/image052.jpg
4-42  班达亚齐市沿海海啸灾害现场,大量废墟都冲到到了市里

 

说明: http://10.42.20.32/eqDown/17FZJZSJ/FZJZ04.files/image053.jpg
4-43  直升机上拍摄的米拉务海啸现场,仅存水泥地面

 

4.5.3 地震海啸预警的有利条件与困难

由于地震海啸传播速度比较慢,从海洋大地震发生,到沿岸城镇遭受海啸袭击可能有十几分钟到几小时的时间。人们很容易想到利用这段时间通过预警,做好防御准备。有足够的时间,是做好地震海啸预警最有利的条件之一。

地 震海啸冲击上岸,只能在很有限的岸边造成灾害。岸边的人得到预警通知后,只需向内向高处跑就能躲过一劫。而且,地震海啸预警发出后,海啸是否出现,是否冲 击所预测的海岸,很快就能得到检验,出现虚报,很快就能下决心撤消。预警的时空范围明确、有限,需要采取的预防办法相对简单。即使虚报,需要付出的代价, 相对地说,也不会太大。这些又是做好地震海啸预警另一方面的有利条件。

但是,千万不要以为地震海啸预警非常容易,已经过关。2004年12月26日印尼苏门答腊9.0级时,许多媒体评论,印度洋沿岸国家如果像太平洋国家一样,建设了地震海啸预警系统,这次灾难就会大大减轻。这种舆论促进了印度洋地震海啸预警系统的建设,无疑,是积极的。但当时的某些宣传也容易给人错觉,以为地震海啸预警十分容易。实际上,2005年3月29日苏门答腊以西海域再次发生8.7级地震,发出了海啸预警,大规模海啸并没有出现。这是两次震中位置相近的地震,后者只向南移了200多千米。它们的震级只相差0.3级。震源深度也都是浅震,最多相差20多千米,速报得到的震源机制又都是逆掩断层。根据可能引发海啸的基本条件发出地震海啸预警应该是可以理解的。可是,实际情况是,虚惊一场。这就说明,地震海啸预警也并非那么容易。据报道,太平洋地震海啸预警系统也常会虚报。研究、建立地震海啸预警系统,并充分发挥它的作用,还需要做许多工作。

4.6 远处湖面波动

2004年印尼苏门答腊9.0级地震后,四川、云南、重庆、江西、福建、广东等很多地方的新闻媒体相继报道,地震时,有一些湖泊、池塘或水库的水面出现“无风起浪”的现象。甚至有人怀疑,这是否是今后可能发生强震的前兆。

这种现象并不是这次地震所特有。据《地震事典》(宇津德治,中译本,1990)记载,1755年葡萄牙里斯本大地震时,离震中2000千米的苏格兰与约3000千米的北欧观察到湖面出现数厘米的波动。这也不是海洋地震所特有。1920年宁夏海原8.5级和1950年西藏察隅8.6级大地震时,挪威峡湾和个别湖面也记录了几厘米到10厘米的波动。2001年11月14日昆仑山口西8.1级 地震时,成都附近也有老乡报告,发现池塘的水面波动,甚至泼到岸边。这些湖面波动现象出现的时间都是地震发生后不久。这些震例中出现湖面波动现象的地方后 来都没有发生强震。显然,它不属于前兆异常现象。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当这些湖泊、池塘、水库的水体的自振周期与长周期地震面波的周期相等或接近,发生 共振,让周围的人用肉眼看到了水面的波动。湖泊、池塘和水库的水体的自振周期由它们的大小、形状和水深决定。另一方面,地震波的周期与距离有关。为什么大 震后,总是在二三千米左右出现湖面波动现象?也许是因为在这样的距离范围,容易遇到自振周期与地震面波周期接近的湖泊、池塘或水库。

加载更多内容...
  • 关键词:地震防震减灾知识
  • 上一篇:防震减灾知识之五--地震灾害有哪些
  • 下一篇:防震减灾知识之三--地震活动有什么
  • 猜你喜欢()